18例腹壁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12 01:01:53

18例腹壁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壁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8例腹壁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根据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均诊断正确,发病有潜伏期,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26个月。结论:根据典型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彩色超声可对腹壁内膜异位症作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腹壁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163-0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约15%,绝经后妇女发病率可达2%~5%[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发生在腹壁切口部位的内膜异位症患者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8例腹壁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腹壁内膜异位症患者18例,年龄23~40岁,平均31.5岁,均有剖宫手术史,其中1例有2次剖宫产史。发病有潜伏期,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26个月。病灶大小2.0~6.5 cm,均为单发病灶,除2例位于肌层,部分侵犯腹膜外,其他病例均位于腹直肌前鞘。

1.2 治疗方法

18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选择在月经期和月经刚过(患者症状明显,结节增大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2.1临床症状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瘢痕部位或附近的痛性结节,经前期增大,经后期缩小,且随月经次数增多,结节逐渐增大。肿块质韧,为实性、不规则状,与周围界限不清。

2.2 超声检查

18例患者术前经腹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切口部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有血流分布,可协助诊断。可以判断病变范围,帮助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

2.3 治疗方法及效果

18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选择在月经期或月经结束(症状明显,结节增大)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16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原手术切口部位;2例累及腹膜,切除受累腹膜及其周围0.5~1.0 cm正常组织,切开病灶均见质韧组织,剖面见巧克力样液渗出。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组织,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其中1例因病灶切除后造成筋膜缺损较大,采用张力线穿过腹壁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2例侵犯腹膜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余病例未给予,随诊2~4年均未见复发。

3 讨论

3.1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涉及子宫内膜种植理论(经血逆流及医原性种植)、良性淋巴种植或体腔上皮化生等学说。盆腔手术中子宫内膜组织因医原性因素播散于伤口处,在激素的影响下增生或诱导周围筋膜组织化生成为腹壁子宫腺肌瘤,同时子宫内膜细胞也可能通过淋巴或血管途径进入瘢痕处而逐渐形成子宫腺肌瘤。足月剖宫产后发生率为0.03%~0.40%[2]。本组18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说明手术与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3.2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表现:①有经腹产科手术史;②手术切口处与周围边界不清的质韧肿块;③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切口瘢痕部位或附近的痛性结节,经前期增大,经后期缩小,并随月经次数增多,结节逐渐增大。一般可根据上述典型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超声可以判断病变范围,帮助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

3.3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腹壁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类固醇抗感染药、避孕药、孕激素、达那唑、GnRH-α等,但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停药后会出现反复。故对于腹壁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通常一次可以切除干净。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月经期或月经刚结束时,因此时症状明显,结节增大[3]。切口要充分、逐层解剖,手术切除范围要充分,需完整切除病灶并至少切除病灶边缘的0.5~1.0 cm的正常组织,以使切缘干净并防止复发。如果病灶切除后腹膜或筋膜严重缺损,宜采用张力线穿过腹壁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达到腹壁重建的目的,人工补片修补更大缺损,防止切口疝的形成[4-6]。我院对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侵犯腹膜者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3个月,无复发;16例随诊2年,治疗效果良好,与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腹壁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较好,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病。

[参考文献]

[1]Clement PB. The pathology of endometriosis: a survey of the many faces of a common disease emphasizing diagnostic pitfalls and unusual and newly appreciated aspects [J]. Adv Anat Pathol,2007,(14):241-260.

[2]王敏,成丽.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9):643-645.

[3]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44.

[4]Blanco RG, Parithivel VS, Shan AK, et al.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J]. Am J Surg,2003,185:596-598.

[5]杨年,侯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1):78.

[6]申巧云,龚发军.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J].中华名医论坛,2008,6(10):30.

(收稿日期:2009-10-11)

上一篇: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下一篇:“公立医院改革是全社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