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商才有工作

时间:2022-06-12 12:38:38

有情商才有工作

我有两个表妹,都是八十后。

大表妹长一个大脑门子,从小就聪明,一帆风顺读到大学,家境中等。

小表妹漂亮懂事,学习一般,家境不好,初中毕业后上了技校。

大表妹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妈给我打电话时流下了喜悦的眼泪,虽然那只是扩招后一所三流大学,更可怕的是,她竟然选了法律专业。

四年大学,一朝上岗,大表妹找工作的过程相当漫长,好容易抢到一个办公室文员,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了,原因是路太远,上下班花太多时间。正巧赶上五一,回家休两个月。待到卷土重来,好像更迷茫,总是没着落。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亲戚朋友齐上阵,托了不少关系,终于把她塞进本市最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都能混出头,可她上了不几天就不乐意了,因为没有薪水,而且好像没什么正经活,整天给人打杂,要不就干呆。不过半个月,她就静悄悄地退了这份工,继续开始找工作,给我的印象,她的工作好像就是找工作。

再后来,她又陆续做过某品牌汽车售后、某著名奶品售后,前几天打电话,言语支吾,仿佛又是赋闲的光景,令人绝望。

小表妹中专毕业被学校发配到广州郊区,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工作三班倒累得腰都直不起且收入微薄,活着全靠坚强。

可以想像,小表妹的日子不好过,但她打电话回家总说,我能坚持!我还要上大学!一年后,小表妹凭借出色表现被调到办公室工作,收入仍然微薄,但轻松了许多。又过了一年,小表妹被调到上海分公司做检验,薪水提高了一些,工作也更有规律,她就报考了夜大,不仅学费全都自己解决,还常常往家里寄钱。我都奇怪她的钱是从哪挤出来的。

足足五年,小表妹才第一次回家,个子长得很高,仍然很漂亮,笑起来爽朗如银铃,生活的压力让她勇往直前乐观向上。

工作情商就是压力越大咱越坚强,环境越苦越要笑声朗朗,你给工作脸色?人家还不稀罕你呢!

斯人已去风范在

时间可以尘封曾经清晰的许多人和事;时间可以验证虽然过去但依然鲜活的回忆价值。

在我的同事和结识的女同志中,刘柏耀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人。她是一位气质脱俗、善良纯净、富有才能、端庄秀美的知识女性。像柏耀那样德才貌三全而洁身自好、一生干干净净,事业心强成就一番事业,在家又是贤妻良母的女人,实在不多见。

10年前,柏耀因心脏病手术失败,一天后即不幸去世,年仅63岁。送走柏耀那一天是夏末的一个上午,天空灰蒙蒙的、阴雨绵绵,道外清真寺的广场上送葬的人们感到有一种格外凄楚悲伤的气氛。在清真寺悼念的人群里我肃然站立着,诵经声同哀乐声在厅堂里回荡。

斯人已去风范在,柏耀的一些往事又浮现在眼前。1979年末哈尔滨日报社成立评论记者部,刘柏耀由农财部调来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仍承担副处级记者的报道任务量,她负责部分群团和区街报道。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柏耀家在南岗区宣礼街老飞机场的边上,她每天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做饭,两个孩子上学要照顾好并准备孩子中午吃的饭,不到7点就得去挤公共汽车换两次车赶到报社上班。我俩曾同在314办公室办公,她穿一个深蓝色棉大衣,赶到办公室时常常冻得脸色发白、嘴唇发紫,待暖和了以后往往又要出去采访。那时记者采访很少派车或有车来接,近处柏耀走着去,远处就挤公共汽车。

她是回民,从不上食堂,从家带个饭盒在一楼水房大茶壶上热热对付一顿。她是编辑部唯一一名处级女记者,对自己要求很严、工作上特别要强,是位好大姐。她淡泊名利,自己写的稿件署不署“本报记者”从不在意。她和通讯员相处得非常融洽,道外区委通讯员徐奎茂等提供报道线索和稿件,或一起去采访,柏耀一般不署名,那时的区街报道很活跃,发了不少好稿。

3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和经济恢复时期,那时的报纸工作紧张繁忙但富有生气,生活上却很艰苦。工资改革前柏耀和我一样78元,报社编辑每月奖金7元,记者按定额和超额字数计算奖金。那时物资匮乏、副食品凭票,单位过年过节很少分东西。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快过年了,有一天柏耀对我说:“回民朋友从海拉尔买回一只绵羊,老米在家杀羊你早点走,到我家拿一块。”柏耀那么诚恳,我不好再推辞。傍晚时我找到了她家,那是一个几栋老式破旧平房的大杂院,柏耀家的简陋状况是我没有料到的:房屋年久失修,室内地面已低于室外,四壁透风,接出的偏厦子进门即是厨房,盛水的水缸卧在地下一半,柏耀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早晨起来缸里结一层冰茬。两个小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去时,柏耀和老米正把宰好的羊放到一块木板上分割。她们夫妻非常热情,执意让我留下吃一顿羊下水,说什么我也没答应,那时候肉太金贵了,不好意思。

1981年夏,有一天柏耀和我说,省妇联要办一个公开发行的刊物,有意调她去当主编先筹备、后创刊。去不去呢?她挺犯难。干了那么多年报纸工作,有她热爱的事业和熟悉的同志,当时报社正在井街盖一栋标准较好的宿舍楼,调走了房子就分不上了。换个新单位去主持创办一个新杂志,这也是难得的一个机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热情。人的一生关键时刻的选择极为重要,把握好就可能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和走向的转折。

这以后柏耀创造出的显著成就使她如愿以偿地谱写了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杂志社现任社长王力回忆时说,她把全部身心精力和聪明才智都投入到《妇女之友》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和社务工作中,每期杂志从重要稿件到每个栏目,以至版式设计、插图,她都和大家一起商量、反复研究确定。

八十年代妇女问题为全社会关注,维权、提高自身素质自立自强自尊、婚姻爱情家庭等问题成为妇女杂志报道和议论的热点。柏耀主持的《妇女之友》杂志,发行最高峰达每期78万份,在全国女性杂志中一枝独秀,柏耀那时是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妇联执委。

到《妇女之友》杂志社送稿或开座谈会,见到柏耀时,她还是那么热情、真诚和干练。柏耀是一个富有才华、公道正派、能干成事的人。

上一篇:“先知”也不能拯救世界 下一篇:纯棉、化纤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