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环境教育

时间:2022-06-11 09:44:51

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环境教育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困扰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化学品造成的污染显得更加严重。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特别是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关键词: 化学教学 ; 环境教育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粮食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环境问题。所谓环境是指人类生存所涉及的整个范畴。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养育了人类。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主导作用。而化学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则更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呢?现在我就谈一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的一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忧患意识,然后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相当多的与环境有关内容,直接涉及的就有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氢能源、防止温室效应、防止化肥污染等内容。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环境污染和防止环境污染这一关系,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以“水”为例,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应明确给学生指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水的污染严重。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532条河流的监测,有436条河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据推测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和固体废物已超过1000亿吨。然后讲解水资源的化学污染物质及防治措施:(1)无机物污染。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障碍。(2)有机物污染。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酚为五毒之首,为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使蛋白质变性。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处理回收酚。(3)有机氯农药污染。向学生介绍有机氯农药易残留不易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体内,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渗透了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结合实验室教学,开展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影响。所以化学教师应当“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一)药品取用原则

化学实验的生成物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毒或有害的,如果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应该对药品的使用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具体的应该遵守以下几点原则:(1)减量原则,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取用药品时应取最少量,这样会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例如:在做硫在空气的燃烧实验时,如果所取药品的量多,实验时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气体就是空气污染气体之一。(2)重复使用原则。例如: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我们可以进行处理后再次使用。(3)拒用原则。指对一些无法替代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中使用。这样就会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生成,进而保护了环境。

(二)废物处理原则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处理废物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回收利用原则。对于能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可直接进行回收,对于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要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或转化后再回收。(2)先转后排原则。化学实验中的有些有毒有害物质是无法回收利用的,所以在排放之前先转化,即把有毒有海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或毒性很小的物质后再排放,这样也可以减弱空气的污染程度。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须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强化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为了使环境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可以到现场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环境教育,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我们还可以开展主题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找有关环保问题的资料,在活动中进行交流,还可以进行模拟游戏、辩论等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应购买无氟冰箱,平时应少用涂改液、发泡摩丝,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含磷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促使植物生长,过量则使植物疯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洗衣粉、洗涤剂为含磷物质,它们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化石燃料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愈来愈多,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一开起来就黑烟滚滚;每逢冬日的早晨,就会发现全市被取暖炉烟、汽车尾气团团笼罩。用一些学生的话说,那种情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学生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要减少污染源,比如减少冬季供暖的小锅炉,使之变成大面积的集中供热;为汽车加装尾气吸收装置,象北京等大城市一样,实行尾气达标排放。改变煤的使用形式,比如提高煤的气化、液化、焦化率,加强煤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城市的小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开发新型能源,比如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氢能源、原子能,以替代目前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75%以上的煤。通过师生对这些情况、资料的交流,不仅会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峻性,而且还会提高他们为改善环境做贡献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强化了环境教育,提高了环保意识。

总之,环境保护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渗透与强化环境教育,增强与提高环保意识,使环境教育由宣传型向主动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改善和提高我国的环境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防晒也要有心机最靠谱的星座防晒秘笈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