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走出的打工骄子

时间:2022-06-11 07:20:07

大巴山走出的打工骄子

我是一名幸运的打工者,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一名地地道道的山里农民。对于知恩图报的我来讲,想得最多的是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贫困的父老乡亲们做些什么。

――摘自鲜金贤的话

连绵起伏的大巴山风景旖旎,但山川、峡谷、河流,阻隔了山外的一切。亘古以来,大巴山一直是“落后”的代名词。

大巴山腹地有条楮河,把许多山巅曲曲弯弯地劈开,东边给了陕西镇巴县,西边给了四川万源市。在楮河东边的陕西镇巴县,有一个“巴庙”的小镇,山环水绕,人杰地灵。

鲜金贤就是从楮河东边涌现出来的富商巨贾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出大巴山,独闯中原,在苦难岁月里不屈不挠奋力拼搏,最终成就了那份轰轰烈烈的事业。

苦涩少年支撑寒家

镇巴县,全国19个特困县之一,山里农民靠天吃饭,十年九灾。改革之初,这个28万人口的山区县,就有12万农民未越过温饱线。

鲜金贤就出生在这个特困县巴庙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一再肆虐,7岁的鲜金贤还未从吃野菜、树皮的惨景中回味过来,又突如其来地痛失慈母,尚未省事的姐弟三人只有与苦命的父亲相依为命。

“”时代,13岁的鲜金贤刚读完小学,便跟着父亲早早地下地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16岁便成了队里的全劳力参加连接川陕的3602战备路工程建设。修路,对一个刚满16岁的少年来说,无论如何都是超负荷的。既然出了门,苦也好,累也罢,饥也好,寒也罢,鲜金贤那瘦小的身躯和心灵与大人们一样承受着熬煎。

正是自幼丧母的凄凉,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从小艰辛的劳动,练就了他强壮的体魄,为他日后经受风雨,百折不挠,成就大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姐姐的出嫁,这个家变得更加清贫。

出生寒门的鲜金贤命运坎坷,但他立有远大志向:要同命运抗争,同贫困搏斗。穷则思变,鲜金贤先后干过铁匠、石匠、瓦匠、医生,初涉医道时还救活一危重病人。后来又买来一台120照相机,走村串户,为乡亲们拍照。虽然报酬尚可,但节衣缩食、终日劳累依然有饥寒的寒酸,这些迫使他苦苦思索着致富途径。

几经磨难东山再起

1980年新春伊始,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催醒了冬眠的神州,消融着中国板结的经济。鲜金贤的生活,也在这场变革中揭开新的一页。

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日子,这位饱尝生活酸楚的青年,率先走出了巴庙,走出了大巴山。

揣着姐姐塞给他的8元钱,鲜金贤孤身来到陕西铜川。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又冷又饥的鲜金贤到处找活干,几天下来,盘缠用尽,饿得他两眼昏花,双足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后来他总算找到了一家矿山挖煤,暂时填上了肚子。在煤矿挖煤时遇到坍方,鲜金贤被堵在煤井里,万幸死里逃生,而同伴却永远离开了人世。提起这个经历,鲜金贤感觉二世为人,“命也是拣回来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去拼?”

很快,不甘平庸的他冒着风险承包了一口新煤井,自己和几十号工人下井掘煤,每天三班倒,同吃同住,整天泡在井下。

这段时间,鲜金贤未曾换洗过衣服,未曾睡过一次踏实觉,煤井终于得以提前投产。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当地政府因故撤换了承包人,使眼看到手的硕果瞬间化为泡影。

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戏剧、悲壮地失败了!鲜金贤没从煤井掘出金子,却背上了信用社几万元债务。几万元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仅凭一双手在地里刨,数十年也难以还清这笔债务啊!有人讥笑他发财心切,反而背上了儿孙债。

妻子张开菊安慰着失魂落魄的丈夫,鲜金贤看到同甘共苦的妻子精神大振。出去可能是死,赖在家里必定是死,不如搏一搏。春节一过,他又踏上了去中原的火车。

在河南江口,饥一顿饱一顿地转了几天,他总算找到一家砖厂。凭着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鲜金贤很快被提升为厂长助理。他用实际行动感化工人,关心工人,和工人打成一片,在较短时间内使面临倒闭的砖厂出现转机。

但是当地砖厂很多,供大于求,厂长于是提出让鲜金贤来承包这个砖厂。当时,机砖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竞争激烈,资金不雄厚、设备落后的砖厂在鲜金贤手里也不出数月,就负债累累倒闭了。鲜金贤再次欠了一屁股债,他只有继续在中原大地上的流浪和寻找出路。

那些日子,鲜金贤身无分文,这匹来自大巴山的骏马,徘徊在异地他乡,在中原大地上盲目地奔波求生……望着辽阔、灰蒙蒙的天空,鲜金贤苦苦思索,扪心自问:“难道我这一辈子真的就这样完了吗?”

他决意与命运奋力抗争!从旁人那里得知新密县煤炭资源丰富,有很多国营、集体和军工企业的大型矿井,他打算去那里碰碰运气。正是这一去,他真的就和煤炭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百折不挠立足中原

刚到新密县杨家洼煤矿,便听说有老板在寻找合作伙伴。鲜金贤立即马不停蹄、大汗淋漓找到老板,大胆应承下来签了合同。没有工人,他便找来留守砖厂的两个人,路上遇上一个找活干的人,加上自己来到矿山上,四人一班,全部下到百米深的矿井中掘煤。

谁料当地人排外,过了两天,遇上另一口巷道的几个当地人蛮不讲理,在途中把他们运来的厢料几次扣押,强行抢走。鲜金贤忍无可忍,提着斧头找上门去要道理,他横下一条心,边追边吼:“老子要你们的命,砍断你们手脚……”厢料被追回来了,也再没人敢欺侮他们。

每天夜晚,躺在简陋得可望见天的工棚里,身子像散了架,苍白的月光送来无限乡愁:远方妻子儿女都好吗?一回回从梦中醒来,枕头被泪水浸湿……鲜金贤明白,自己是有家难归呀!

拼命地干到年底,除开工人工资,还净挣了2000多元。这是鲜金贤多年打工以来,第一次挣下最大的一笔血汗钱呀。捏着手里的钱,从未流泪的他哭了。这时进入了九十年代。

因为诚实、守信用,鲜金贤手下很快发展起100多工人,日产煤比别人井口多好几十吨,这很让矿长和老板满意……

劫难再次“光临”了这个命运多舛的汉子!就在这关键时刻,鲜金贤因老家旧账搅进一场官司,他离开了刚刚才出现生机的矿山。这一纠缠就是两个月,他的那口井因没了主心骨,成了散沙一盘,一些工人趁火打劫,偷、抢、拿,很快把一个好端端的矿井毁了。鲜金贤回来时,只剩下几个直属亲戚守在矿山上。

看见这个惨相,感觉如五雷轰顶,但这时的鲜金贤已经能承受任何打击了。他果断地找到矿长,不卑不亢地说:“凡是有条据的债务我都认。我挣钱还你,我能来,就是诚心来还账的。”鲜金贤干干脆脆地正视着矿长,“请你相信我,我这个采煤队可以重建,我用人格和这身肉来向你担保!”

这就样,鲜金贤又艰难地组建起自己的采煤队伍。凭借长久建立起来的信誉和踏实肯干的精神,鲜金贤的矿井干得非常红火,屡屡打破采煤的日产量纪录,他也在年底还清了所有债务。

终于,几经磨难、经过了20年奋斗的鲜金贤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以新密市宋楼煤矿为起点,连接在登封、巩义、禹州、平顶山等方圆8县市承包了35处煤矿。手下工人也发展到一万多人,有四川、湖南、河北人,更多的还是来自陕南,镇巴籍工人就有数千。

赤子之心抒写乡情

几经山重水复,终于柳暗花明,财神向鲜金贤露出了笑靥。他也把镇巴祖祖辈辈靠山吃饭的山里人带出来,使他们走出巴山学会挣钱。

规模颇大的新密市来集乡宋楼煤矿井架高耸,煤堆如山,出矿的轨道车,外运的载重车整天川流不息。矿井内更是夜如白昼,马达轰鸣的卷扬机不时地升降着上下班的矿工,以及堆砌的材料和乌黑发亮的原煤。矿区的生产楼、住宅楼鳞次栉比,职工食堂、子弟学校、职工俱乐部等设施齐全。置身矿区,到处给人一种工作节奏有条不紊和采煤格局现代化的感觉。

作为煤炭行业特点,鲜金贤十分注重采煤工人的安全,他每年拿出数百万资金更新矿山安全生产设备,这在星罗棋布的矿山中实属罕见。“这些在地狱中掘金的兄弟们,他们何尝不是冒着生命危险,用青春鲜血,用父母儿女、温柔娴淑的妻子在做赌注啊!”鲜金贤动情地说。

尽管成就中原,却心系巴山,鲜金贤在巴庙建小学、修路,办起当地首家肾病和糖尿病专科医院,出资设立了汉中、镇巴“金贤文学奖励基金”等,以实际行动报效桑梓。据不完全统计,鲜金贤用于资助家乡教育、文化、医疗和救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已超过千万元。

鲜金贤经受了人世间的困苦磨难,遭遇了一次次几近死亡的险境,硬是凭借自己倔强的意志绝境逢生,创建起中原大地上一个庞大的煤炭集团公司。

“穷则变,变则通”,概括了鲜金贤从打工仔到老板的成长轨迹。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巴山汉子,不仅抒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创业史,也为打工仔树起了一座不甘屈从于命运摆布的精神丰碑!

上一篇:环球农业 第1期 下一篇:黑色致富路上的悲情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