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1 04:06:25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实用性、常见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通过34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充分暴露颧额缝、颧骨体及颧弓,复位颧骨颧弓后以微型钛板固定,口腔内辅助切口固定颧颌缝。所有患者经10个月~1年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头皮状切口具有手术视野开阔,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是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理想的切口方式,但也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冠状切口 内固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14

因部分颧骨复合体骨折易导致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需复位固定,为探讨合适的术式,提高手术成功率,开展了采用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现简要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34例,均为3周以内的新鲜骨折,其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15~53岁,颧骨骨折分类法很多,通常采用North的6型分类法:其中Ⅰ型因面型影响不明显,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Ⅱ、Ⅴ这两类型骨折复位后若错位不明显,仅采用口内复位后,不做坚固内固定;Ⅲ、Ⅳ、Ⅵ这3型骨折影响面容且有功能障碍,均采取头皮冠状切口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近几年收治的病例中需要行内固定术的病例中Ⅲ型骨折8例,Ⅵ型骨折10例,其中有1例患者合并颞骨骨折,3例患者鼻骨骨折,12例患者合并上颌骨骨折。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全麻插管后采用双侧行全冠状切口,单侧采取半冠状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利用生物桥小型或微型钛板固定,对于合并眶下缘骨折及上颌骨骨折的患者附加口内前庭沟切口。术中冠状切口,采取入发迹2~3cm切口,保护面神经颧支,切口深及帽状腱膜下,采用头皮夹止血,向下翻瓣,充分显露骨折线,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护面神经颧骨及颞支,解剖复位后用微型钛板固定,分层缝合切口,术后放置引流管,“十字”绷带加压包扎,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

结 果

本组34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面部无手术疤痕,两侧颧面部基本对称。

讨 论

头皮冠状切口的优缺点:颧骨复合体骨折易导致明显的面部塌陷畸形及张口受限、复视等情况,手术复位正常解剖关系是解决骨折的关键所在,颧骨-上颌骨-眶骨骨折骨折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3点式牢固固定,准确修复眶缺损,防止并发症发生。头皮冠状切口术式手术视野好,切口隐蔽,能清晰暴露颧骨、颧弓及眶上缘等;利于手术操作,基本能达到解剖复位。缺点是手术损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要5天左右。

冠状切口设计在发迹内,面部不留任何畸形疤痕,对于面上1/3区手术,尤其是年轻人的整复性手术,易于为患者接受。

骨折部位显露清楚,尤其是严重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颧骨、眶骨骨折。在直视下沿错位愈合骨折线重新造成骨折至关重要。

对同时伴发的其他部位的骨折,如鼻骨、额骨等骨折,可一次性复位固定,减少患者痛苦及手术疤痕、手术次数等。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切口设计在入发髻2~3cm或沿发髻,切入方向沿毛囊生长方向可使术后切口隐蔽并减少对毛囊的损伤,防止术后伤口周边脱发,冠状切口的侧向解剖应严格限于颞腱膜浅面,颞浅筋膜深面进行,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致术后额纹变浅。术中采取头皮夹止血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夹持头皮时间也可防止损伤毛囊。术中翻瓣时应明确解剖层次,显露颧弓根后于其上1.0cm,45°角向前上斜行切开颞肌筋膜及骨膜,在其深面翻瓣可避免损伤面神经。关闭伤口时应特别注意骨膜层的缝合,必须严密缝合骨膜后再逐层缝合肌层,皮下组织,皮肤,这样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区不适,术后置负压引流配合加压包扎有效避免术后血肿形成。

经头皮冠状切口的优点:随着时代脚步的加快,患者对医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网络的普及“经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颅颌面骨折”,渐渐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其优点是头皮冠状切口隐蔽安全,在面部不留手术疤痕,而且在术中能够直接显露术区,尤其对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复位确切,固定牢靠,保证了手术的质量和效果。符合医学美学观点,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对于错位大、复杂的骨折,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益,主编.颌骨坚固内固定[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01-303.

2 张震康,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50.

3 殷卫红,戚道一,王力敏.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5):676-678.

4 夏德林,归来,张智勇.头皮冠状切口并发症分析及防治[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4):255-257.

上一篇:不完全性川崎病18例临床诊断探讨 下一篇:自发性结肠破裂21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