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27 07:24:30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 分析48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 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 此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易接受。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价值的肯定和临床医疗的广泛推广及运用,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日益成熟。我院自2006年4月~2006年 12月间,对4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因临床效果好、操作安全、护理方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4月至12月,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平板、血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检查,高度怀疑冠心病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6~74岁,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行腔内成形术38例,置入支架49枚。

1.2 入选标准

1.2.1 一侧桡动脉搏动良好,最好双侧对称。

1.2.2 Allen’s试验阳性,方法:先将患者手臂抬高,术者双手拇指分别摸到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作3次握拳和放松动作,接着压迫阻断桡尺动脉血流至手部发白,然后放低手臂,解除对桡尺动脉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15s系供血不足。>7s为Allen’s试验阴性,不宜选用桡动脉作穿剌插管,可改用股动脉[1]。

1.3 排除标准

1.3.1 一侧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1.3.1 双侧Allen’s试验阴性

1.3.2 外周动脉炎

1.3.3 穿刺点局部皮肤感染

1.4 方法:患者右上肢自然外伸,右桡动脉常规消毒、铺巾。穿剌局部用1%利多卡因麻醉后应用专制的桡动脉穿剌针穿剌,成功后置放6F动脉鞘,常规给鞘内注入硝酸甘油0.5~1.0mg及肝素5000IU,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导管,球囊和支架。术后即可拔除动脉鞘管止血加压,交叉加压包扎,4h~6h后放松加压包扎。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焦虑的原因,耐心倾听,消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的桡动脉痉挛。

2.1.2 术前备皮:备皮双上肢。为防止桡动脉穿剌失败后行股动脉穿剌。腹股沟常规备皮。

2.1.3 常规作碘皮试、青霉素皮试。

2.2 术中护理:连续监测动脉压力及心率、心律变化,尤其要密切观察有无桡动脉痉挛的发生,要经常询问患者有无手臂疼痛、麻木,倾听他们的主诉。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予青霉素抗炎及补液治疗,鼓励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2.3.2 包扎后观察尺动脉搏动,右手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观察的指标为指体色泽、指温、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指腹张力等[2]。当手指发麻或颜色发紫,说明包扎过紧,可适当放松固定带,当有渗血或局部有血肿时,说明包扎过松,需加压包扎。无异常情况者,术后4h~6h常规放松加压包扎。

2.3.3 手腕部活动指导:术后腕关节制动24h,手指可稍活动,术后3天内避免在术侧肢体测量血压及输液。一周内勿搔抓穿剌点,6个月内勿提重物。

3 讨论

传统的手术路径通道常为股动脉途径,是由于股动脉内径较大,不易痉挛,但是此法需24小时时卧床,且采取被迫,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3]。桡动脉周围血管和神经少,不易造成损伤,桡动脉细浅,拔管后易压迫,且术后卧床时间短,活动不受限制,同时可减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彭刚艺主编.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8-109

[2] 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0-122.

[3] 陈万强,薛成相,张红宾等.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59-60.

上一篇:妇科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护理的实践与探讨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