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11 03:27:00

教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现代人。这是新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

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古往今来,在教书育人方面,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手段,可资我们学习借鉴。总结从教十余年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教书育人方面应采取以下方法:

1.晓之以理

常言道:读书明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教师应当自觉地把"明理"的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育德"与"育智"的有机结合。各门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挖掘、整理,形成系统的教案,巧妙、自然地穿插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联系教材中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难度的问题,使他们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进而增强学习成才的信心;始终不懈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注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吸引学生,避免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动静兼备,防止呆板生硬。使育人的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使育人的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2.教之以严

对学生真正的爱,很大程度体现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上。"严"固然不错,但严不得法,则另当别论。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边学习、边认识、边领会掌握的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检查者,必须始终注意在课堂上把基本理论和基本要领准确无误地讲授清楚,在答疑时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严,应体现在培养作风上。要通过严密的逻辑证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科学态度;通过严谨的抽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还应体现在使学生健康成长上。在现实中,总有一些学生片面强调"自由式发展",厌恶"严格的环境"。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是使人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只有经过从严、从难要求的教育,受过紧张、有序生活的磨练,才能为自己立身做人、奋发进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些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只要自由、不要约束的现象,教师有责任进行教育引导,必要时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决不能放任自流。对每个环节都要抠细抓实,使学生能够从小处严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作风。

3.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3.1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数学课中,如何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3.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平行线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起欣赏,当可移动平行线呈现在学生眼前时,我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未知的知识了!我适时地提出:"你们想问平行线什么呢?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数学之中,也就是"融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理解佳境。

4.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表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很高的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5.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5.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5.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思考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5.3在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应用数学的地方。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数学,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六、"示之以范"法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影响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教师示人以范的是他的品格、品质。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作风上,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在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在同志关系上,谦逊诚恳,乐于助人;在精神状态上,保持乐观,永远向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学品、师品、人品,也就树立了崇高的师表形象,进而成为学生敬仰、效仿的楷模。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及思考 下一篇: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