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孩子的“哭”

时间:2022-06-11 03:22:37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游西湖。天气很热,我们沿着西湖边走边看,儿子强强虽然游兴很浓,但他热得满身汗津津的。

正好路过一个雪糕店,强强突然走不动了。老板是一个热情的妇女,她朝强强招呼说:“天这么热,小朋友吃根雪糕凉快凉快吧!”

强强看看我,又看看妈妈。我们一向反对小孩吃雪糕,但看到强强热得有点受不了的样子,妻子破天荒地答应了,说:“好,给强强买一支吧,但就一支,吃完了不能再要。”

“嗯!”强强一听妈妈同意让他吃雪糕,高兴得拍手叫好,他对妈妈提的条件也表示赞同。

妻子买了一个“小布丁”给强强,强强接过去立即吮了一口,一脸惬意地说:“好凉快呀!”

可能是因为天太热,也可能是雪糕的硬度不够,往前没走几步,强强刚想把雪糕往嘴里递,雪糕却脱离强强拿在手里的雪糕棍,掉在了地上。

看着不争气的雪糕掉在了地上,强强顿时一脸沮丧,他站在那里不肯迈步,眼里含着泪花。我正想上前再给强强买一支雪糕,妻子却不同意,她坚定地说:“说好一支就一支,这是约定,不能改变。”

强强听了终于忍不住,“哇”得一声哭了。

妻子沉下脸说:“不许哭,又不是我弄掉的,是你自己不注意掉地上的,给我憋回去!”

强强眼泪汪汪地看看妈妈,不敢再哭,“憋”了回去。

看着强强的样子―― 想哭却不敢哭,不哭又特别难受,我十分不忍,心里暗暗责怪妻子:“凭啥不让强强哭?他哭一下又碍你什么事了!”

当着妻子的面,我又不能说出来,我怕妻子责怪我宠孩子。于是,趁妻子不注意,我把强强领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蹲下身来跟强强说:“丢了雪糕,爸爸知道你一定很难过。如果爸爸遇到这样的事,也一定会难过的。”经我这么一“开导”,强强再也忍不住,放开声音哭了起来。

我摸着强强的脑袋,说:“嗯,想哭就哭吧!”

让我没想到的是,强强哭了几声竟自己停住了,而且经过这一哭,心情似乎也明显比刚才好了,弄丢雪糕的沮丧似乎一下子被哭“跑”了。

接下来,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断桥,强强玩得很开心,好像弄丢雪糕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我跟妻子沟通:“强强伤心的时候你不允许他哭,我觉得不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正所谓伤心总是难免的,他需要一个渠道发泄不良情绪,而哭就是发泄这种情绪的最有效方法,可以把不开心的情绪‘哭’掉。这种哭我觉得是‘良性’的、不扰人、有必要,你认为呢?”

妻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有道理,我只是觉得他一个男子汉,动不动就哭鼻子不好,所以才不让他哭。再说,是他自己弄丢了雪糕,有什么理由哭?”

我说:“他哭是因为他伤心,跟谁弄掉了雪糕没关系。你说他是男子汉,我不同意,我觉得他只是一个男孩子,还不是男子汉。在他这个年龄,哭应该是允许的。”妻子听了没再反驳,算是默认吧。

从那以后,妻子不再制止强强“良性”的哭。记得有一天强强从幼儿园回来,一脸不高兴,我很想知道强强遇到了什么事,可只要我一问,强强就想哭,我们根本无法正常交流。

我想,既然强强有委屈,想哭,就让他哭吧,哭完了再交流。想到此,我跟强强说:“你在幼儿园里一定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想哭就哭吧,我保证你妈妈不吵你。”

强强一听,真的哇得一声哭了起来―― 虽然是凶哭一场,但我明白这仍属于发泄内心委屈的“良性”的哭。

我耐心地等强强哭完了,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示意他跟我说说遇到了什么事。

强强语气平静地跟我讲起了他的苦恼:在幼儿园做“老鹰捉小鸡”游戏,他想当老鹰,可还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当老鹰,老师便让两人抽签,结果强强运气差,没有抽到当老鹰的签,只好当小鸡。想当老鹰没当上,变成了小鸡,强强的心理落差很大,特别委屈,回到家后还闷闷不乐。

我听了,对强强说:“你想当老鹰很容易呀!我来当母鸡,让你妈妈当小鸡,咱们再玩一次这个游戏,怎么样?”

强强一听破涕为笑,沮丧情绪一扫而光。当然事后我还表扬了强强:“没有抽到当老鹰的签,你最后做了小鸡,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没有耍赖,这叫诚信,讲规则,爸爸要表扬你。”而且我还跟强强讲了玩游戏需要各种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同样重要的道理。

看过不少家长禁止孩子哭,原因或许各不相同,但我认为,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应一味地要求孩子“憋住”或勒令孩子“不许哭”。比如有的孩子哭,纯属无理取闹,目的是要挟家长,这种哭可以加以制止,或者不予理会,以免孩子养成采取哭闹的方式达成不良目的的坏习惯。但如果孩子的哭确实是因为伤心,是为了发泄不良情绪,就应该支持并引导孩子好好地哭,而不是严加制止,这对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很有帮助。

上一篇:促进教育公平 下一篇:比一比中美的“餐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