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6-11 07:53:31

形成性评价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全新评价体系,即以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英语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2003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地转化为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大学英语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教学与形成性评价并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探寻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际运用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针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的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可以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或调整教学计划,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民族院校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对学习英语已经失去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或四级考试。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低,学生英语水平也普遍偏低,因此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愈发显得不足。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都是单一化的,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学期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试的成绩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学质量,学生得到的反馈也仅仅是期末成绩,并不能了解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民族院校开始改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相关的教学改革,以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新评价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师生喜爱。

三、形成性评价在贵州民族大学的运用

贵州民族大学在大学英语教改以来不断地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进行探索、创新、总结、改进,近几年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有了很多的实践成果。大学英语的综合成绩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本形成了“五五”的评价体系。期末综合成绩,50%属于形成性评价,其中包括出勤5%、课堂表现5%、书面作业10%、自主学习以及口语和听力测试各占10%,另外的50%属于终结性评价,这一部分成绩来自于期末考试的试卷。

在这种评价体系中,评价的形成、比例和主体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再像过去一样单一化。首先以出勤为例,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可以不定时的以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有些经常缺课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其次,课堂表现就可以根据民族院校复杂的学生情况进行评分,也可让学生自评或互评。针对英语较差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在课堂表现上就可以给出相应较高的分数,而对于英语根基好,但是却没有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也可以给出不及格的分数。因此,这将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第三,就书面作业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兴趣,制定多样化的书面作业。比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布置学生制作本地旅游景点的PPT并进行英文讲解;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业可以是创作一首英文歌曲等。这样的作业不仅新颖同时也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第四,自主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每单元的网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口语和听力测试。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来制定测试方式或评价标准。例如,在口语测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所创作的歌曲作为本学期的口语测试。或是观看某一旅游景点的视频并进行复述,把口语测试和听力测试结合在一起的形式。总之,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取得进步。

四、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形成性评价体系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不再像过去,学生只用期末进行密集性地学习就能通过考试。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下,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才能通过期末考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可以随时进行监控及指导,相应地学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同的教师以及学生的自评或互评时会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同一位教师也可能会因为个人情感因素,主观地给出评价的分数;有的教师会以学生固有的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或达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Black, P. et al.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Put Itinto Practice [M]. Buckingham,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2]OECD.Formative Assessment: Improving Learning in Secondary Classroom [Z]. Paris:OECD,2005.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沟通策略 下一篇: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