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钻完井液技术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11 06:09:47

胜利钻完井液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 要】近年来,随着深部钻探和复杂结构井技术需求,对钻井液在压力控制、井壁稳定、储层保护等要求日益提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钻井液技术、钻完井油气层保护技术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增储上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钻井液技术;油气层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0 前言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不仅要保障安全快速高效钻井,同时要保护好油气层和环境。近年来,随着深部钻探和复杂结构井技术需求,对钻井液在压力控制、井壁稳定、储层保护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

1 存在的问题

(1)难度不断增大:油田老区由于长期注采施工及老井套管破损导致井复杂情况增多;新动用区、非常规井越来越深,温度和压力越来越高,都大幅度增加了钻井施工成本和风险。

(2)对油气层保护技术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油气层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纯某一项处理剂能解决的,钻井过程中要钻井工程、钻井液体系、完井等技术环节共同协调完成。

(3)区块开发方案设计的针对性有待加强:虽然目前多数区块都有方案设计,但由于基础试验研究少,资料收集不充分,分析不足等,针对性有待提高。

(4)技术跟踪分析要进一步深入:在目前的钻井液及油气层保护工作中,主要突出了执行阶段,特别是对实施油气层保护的油井,没有及时跟踪调查分析,相应的技术完善有困难。

2 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2.1 油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体系成功用于渤页平1井(完钻井深4335.54m,垂深2969.75m,水平段长1174.05m)。施工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钻屑粒径规则均质、棱角分明。井径规则,井径扩大率1.9%。井眼清洁,携带能力强。抗原油、H2S污染能力强,固相容限高。

应用效果:钻井施工未出现任何复杂事故;长水平段条件下摩阻6~7t、平均扭矩12KN.m以下;电测成功率100%,三开泥页岩电测井段井眼扩大率2.3%,井壁稳定效果显著。

采用油基钻井液回收和清洗分步实施工艺,钻屑油基钻井液回收率大于90%,节约成本,清洁环保;采用生物酶技术技术,处理后钻屑含油量小于1%,达到现场排放环保要求;处理能力达到5m3/h,满足了钻进随钻处理要求,现已试验3口井。

2.2 水基钻井液

油基钻井液完全能够满足复杂地层钻探需求,但为了更好降低成本,替代油基钻井液,开展了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

铝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技术在大芦湖地区以及许多深探井上进行了应用,在樊家区块储层段地层相对稳定,砂泥岩互层很少,此种钻井液体系应用较成熟,钻井指标屡创新高。

高混油比钻井液:具有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砂岩与泥岩、灰岩呈互层,泥岩夹层易水化膨胀,造成井壁失稳。

高混油比水基钻井液现场试验效果:在渤南地区已完成7口井,义123-平1井2012年4月6日经压裂投产,自喷日产油43.4t,效果良好,为全面动用义123块致密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提供了配套技术,其中义123-9HF 创造了胜利东部油区水平井井深最深(5340m)和该区块同类型井钻井周期最短(67.58d)、水平段最长(1450m)三项纪录。

2.3 高混油比有机盐钻井液

胜利油田首口滩坝砂油藏非常规水平井滨435-1HF水平段试验成功,解决了砂岩与泥岩、灰岩互层,泥岩夹层易水化膨胀,地层水矿化度高等造成的井壁失稳难题。完钻井深5007m,水平段长1161m,其中钻遇砂岩483m,泥岩512m,砂泥岩层166m。

3 钻完井油气层保护技术

保护油气层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胜利油田主要油层保护技术措施分别是:考虑钻井液成本,使用上部钻井液加入储层保护处理材料直接转换;考虑储层保护效果,采用专门的储层钻开液;完井后采用完井液进行完井,进一步减少储层伤害;采用区块一体化保护技术,针对重点开发区块,制定针对性的油层保护措施,实现全过程油气层保护。

3.1 储层保护处理材料

暂堵材料类:提高泥饼致密性,降低滤液和固相侵入量和深度。该技术适应于所有碎屑岩储层,胜利油田使用的该类材料数量最多。

粘土防膨类:提高钻井液滤液抑制性,减轻敏感性。该技术适合于水敏性较强的储层,必须针对不同储层进行优选,才能确定适合该水敏储层的抑制剂。

防水锁剂类:降低滤液表面张力防止水锁伤害和乳化堵塞。该技术适合于能够自然见产的低渗透储层,渗透率范围10~50md。2012在现河史3、史106、纯17等低渗储层区块进行了应用。返排实验中,加入防水锁剂后返排压力明显降低,且渗透率恢复值明显提高。

3.2 储层钻开液

无固相钻井液技术:不漏或漏失量小的井选用无固相钻井液。主要解决过平衡条件下固相对裂缝性岩心伤害严重的问题,2012年在潜山和火成岩地层应用20余口井,埕北古7井组已完成4口井,现场最高温度达136℃,投产3口,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

漂珠钻井液:地层压力较低的井,使用漂珠钻井液。对于地层压力低、又易漏的地层,使用漂珠钻井液体系,密度最低可降低至0.85 g/cm3,在昌73-斜6井、昌97、青东251等井进行了应用。

泡沫钻井:潜山、火成岩易漏失地层,采用泡沫钻井液。2012年在郑家潜山、昌潍火成岩易漏失地层,采用泡沫钻井液体系应用15口井。

气体钻井:坨深4井是胜利油田首口产层气体钻井,机械钻速3.12m/h,是常规钻井0.8m/h的3.9倍;获取了地层的自然产能,澄清了以往常规钻井低产或无产的原因,有助于济阳坳陷深层裂解气勘探战略目标的落实。

3.3 完井液技术

该技术推广使用,永8区块4口井均获得高产,合计日产油近100t,其中永8-平16井日产18.7t,永8-平17井日产16t,永8-平18井日产30t,永8-平21井日产24.8t。

3.4 区块一体化保护技术

以老168区块为例,平均单井钻井周期比方案设计提前3.4天,与老163块对比,建产周期缩短一年;投产初期单井平均日油提高了4.8t,成为油田一体化管理的样板工程。

4 发展建议

4.1 集中开展非常规专项技术研究

加速基础研究:研究相应的适合泥页岩长水平段井壁稳定评价仪器,建立评价方法;开展钻井液对泥页岩微裂缝影响规律研究。

完善现有技术:针对高混油钻井液进一步提高其乳化封堵性能;探讨完善有机盐抑制性能提高技术;为降低油基钻井液成本和环境影响,加快低毒性油基钻井液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对油基钻井液进行适应性分析:与水基钻井液对比对油基钻井液的完全使用成本进行细致分析,找到盈亏的平衡点,在井壁稳定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大推广力度,降低综合成本。

4.2 推广精细分段钻井完井液技术

上部井眼从地面到储层顶部,只需要考虑HSE以及钻井成本;储层井眼钻进,采用专门设计的储层钻井液,钻进时考虑以上两方面外,还要注意降低地层伤害;完井阶段,配合科学合理的完井处理技术,确保油层保护技术的效果。(下转第79页)

(上接第74页)4.3 建立不同类型示范区块

实行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系统油气层保护工程,针对重点开发区块,地质、钻井、开发统一规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协同合作,制定针对性的油层保护措施,实现全过程油气层保护,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5 结束语

胜利钻完井液技术目前基本保障了勘探开发需要,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还要坚持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之路,深化提速提效,为打造高端技术探索胜利之路。

上一篇:热力管道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下一篇: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