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莲人工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1 05:03:07

八角莲人工栽培技术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鬼臼属(Dysosma Woodson)多年生草本植物[1],又名大八角莲、白角莲、荷叶莲、叶下花等。以干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能;主要用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虫蛇咬伤、痈疮疖肿、乳腺癌等症[2]。野生资源零星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市、自治区)[3]。恩施州巴东、建始、利川、鹤峰、宣恩等县市海拔800~2 400 m的山坡林下和沟边有分布,其资源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为国家三级珍稀保护植物,并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属渐危种[4]。

1选地整地

选择林间地、暖阳坡或阴坡地,具深厚腐殖质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潮湿的砂壤土。地选好后,进行深翻,深达30 cm,打碎土块,拣净树根、石块和杂草。结合翻地施足基肥,施腐熟厩肥45 t/hm2、火土灰30 t/hm2,再翻耙2遍,耙细整平后,开沟做畦,畦宽120 cm,畦沟宽30 cm,沟深20 cm,畦面呈瓦背形。

2育苗

2.1种子繁殖

8月当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果皮软化、容易脱落)时即可采集,放入盆或桶中用木棒轻轻捣烂,用清水冲洗,去净果肉,取出种子[5]。可随采随播,用种量约180 kg/hm2。发芽率约在60%以上。播种多用点播,行株距约为15 cm×5 cm,播后复1层火土灰,以不见种子为度,浇水覆草,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出苗。

2.2根茎繁殖

八角莲根状茎先端结节每年可形成1个幼芽,第2~3节上有芽苞,当受外界创伤或人为切割,可促使其节上芽苞萌发,长出新苗。而其后的结节则逐渐老化,再生能力很弱,因此可利用八角莲先端的1~3节进行无性繁殖。方法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挖起八角莲根茎,切下其第1~3个结节作繁殖材料,带些原土,不要损伤须根,随采随栽。可在切面上涂桐油或草木灰,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然后在畦面上横向开沟条播,行距20 cm,播幅10 cm,沟深3~4 cm,在沟内按每隔8~10 cm种上1个芽苞,用火土灰盖种,然后浇足水,最后覆草保温保湿。出苗后按育苗方法进行管理,翌年3月下旬长成新苗。

3定植

定植季节可在育苗翌年晚秋植株倒苗后地冻前进行,应选晴天或阴天栽种,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0 cm×20 cm挖穴,穴径10 cm,深约15 cm,每穴栽1株,稍覆土,然后用腐熟厩肥混土杂肥填覆盖与穴面平齐,并清理畦沟,将沟土撒盖于畦面,做成瓦背形,以利排水。

4搭设荫棚

八角莲属喜阴植物[6],怕强光直接照射,且生长周期长,故需搭设固定荫棚,使其生长良好。先搭棚,后定植。搭棚时按150 cm间距顺山成行埋立柱,行内立柱间距离为200 cm,立柱入土深40 cm左右,立柱埋牢后先放顺杆,顺杆上放横杆,绑牢为宜,棚高150 cm左右,以便于农事操作。一般透光度50%左右。在坡地上先从坡下放顺杆,在顺杆上端放一横杆,使横杆上面与上一邻近柱顶水平,依此顺序搭到坡上。为防止兽畜危害,保持棚内湿度,棚四周用编篱围起。如用水泥桩、铁丝及遮荫布为材料搭棚,则做水泥桩6 cm×8 cm×200 cm,内置Φ 6.5 mm钢筋1根,入土40~50 cm,行距3 m,桩距2 m,每隔一畦在畦中心栽1排水泥桩,顶部用铁丝按“井”字形固定,根据需要覆盖不同密度的遮阳网,并用扎丝固定。遮荫布应于10月中旬收回,翌年4月上中旬再盖。以防冬季积雪将棚压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影响八角莲的正常生长。同时荫棚内要保持湿润,凡遇久旱不雨、土壤干燥时,必须经常灌(浇)水。

5中耕除草

八角莲定植后每年需中耕除草4~5次,原则是保持田间无杂草。第1次在3月下旬抽芽前进行,应浅锄以防伤根,但需除尽杂草,第2次在5月上旬进行,第3次在6月开花后,第4次在8月进行,第5次在10月底倒苗后,最后一次可较深,并拣尽杂草。

6肥水管理

结合第1次除草追1次芽肥,撒施腐熟厩肥30 t/hm2于畦面,还可加施尿素90~10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然后清沟覆土,盖住畦面肥料。结合第3次除草追施复合肥(15-15-15)300 kg/hm2。在第5次除草后,于清沟覆土的同时,撒上1层火土灰。遇久旱不雨时,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遮荫和降温,以利于八角莲生长。

7病虫害防治

八角莲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人工栽培历史不长[7],病害较少发生,目前发现的主要害虫为红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虫、幼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危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最后脱落,在现蕾开花盛期,尤其天旱时,常大量发生。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清园后喷1~2 °Bé石硫合剂。发病初期用0.2~0.3 °Bé石硫合剂喷雾。每7 d喷1次,连续喷数次。

8参考文献

[1] 应俊生,陈德昭.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九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方志先,廖朝林.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刘海华,唐春梓,由生文,等.恩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资源调查报告[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53-4657.

[4]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5] 张燕,黎斌,李思锋.八角莲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1(4):89-92.

[6] 蒋向辉,余朝文.侗药八角莲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0): 44-46.

[7] 韦莹,周雅琴,余丽莹,等.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9):2170-2172.

上一篇:天麻人工栽培技术 下一篇:红河州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多熟种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