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隐睾包茎手术后纠纷思考

时间:2022-06-11 02:40:11

右侧隐睾包茎手术后纠纷思考

病历资料

患者,男,9岁,学生,发现右侧阴囊内缺失五年,以“右侧隐睾”于2009年8月2日收住院。病程中无寒战、高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史:4岁多时,曾因患“双侧股骨头坏死”在广州某医院和北京某医院治疗,已愈,创口处可见少许瘢痕。当时已诊断出“右侧隐睾”未治疗,发现有“包皮过长”史。查体:T 37.8℃,P 80次/分,R 20次/分,BP 100/70mmHg。一般情况好,肥胖体质,头颅、五官、颈部、心、肺未发现异常。专科情况: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1个1.5cm×2cm大小的包块,右侧阴囊内未触及,左侧正常,包皮完全覆盖。B超提示:“右侧隐睾”。初步诊断:①右侧隐睾;②包皮过长。家属要求“包皮过长”的手术一起做了,故在签定手术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的前提下,于2009年8月5日14:00在麻醉下行右侧固定术及包茎环切术,术中麻醉可,手术顺利,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诊断:①右侧隐睾;②包茎。术后第2~3天发现切口下方稍发红,切口敷料被尿渗湿,经对症治疗已愈,于2009年8月13日拆线出院。1个月后发现包皮肿大迹象,再次就诊,医生考虑瘢痕体质所致,属给外擦“湿润膏”,3次/日,外用一段时间后缩进包皮瘢痕中,慢慢发现孩子尿道口越来越窄,排尿困难,明显增加腹压后才能排出较细的尿,此后父母带孩子先后到多家医院求治,任何一家医院都不愿收治,有一家外科主任告诉家属:此患儿的诊断为“肥胖匿性”不该做手术,也未给治疗。最后托熟人关系于2010年7月在昆明某医院住院再次手术治疗,最后诊断为:①隐匿性:②瘢痕增生。目前患儿的排尿困难已解决。

患儿法定人(父母亲)就因手术后多方就医困难及目前包皮少、尚需行包皮移植手术问题于2010年9月向院方提出申请要求给予生活及医疗救助。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给予了生活及医疗救助。

讨 论

患者因“右侧阴睾”为主的入院手术治疗,入院后由于家属要求“包皮过长”的手术一起做了,故在签定手术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的前提下行“右侧固定术及包茎环切术”治疗,手术未违反医疗操作规程,术后诊断:“①右侧隐睾;②包茎”。因瘢痕增生出现排尿困难到上级医院就诊,诊断为“①隐匿性[1];②瘢痕增生”。此患者属肥胖和瘢痕体质,在《外科学》教材及《实用外科学》中未查到“隐匿性”的病名,上述情况的出现与患者个体差异和手术医生不可预见性认识不足有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2、3项,此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而院方依照《侵权任法》中的规责原则而给予了生活及医疗救助。

应该以此为借鉴,值得思考的是:①在诊断治疗某个疾病时必需认清此疾病诊治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及鉴别,借助医学教材及实用医学书籍的同时不要忽视医学网络信息[2];②任何从医人员无论在校期间或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③每位医护人员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应该重视换位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 隐匿性.百度百科.

2 朱迪,赵耀忠,张文俊.两性畸形专题讲座之四-隐匿性的诊断与治疗.赵耀忠大夫个人网站.

上一篇: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谈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