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分析

时间:2022-06-11 12:03:47

42例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作者所在两家医院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并具有至少1项心血管系统症状,除 外心血管疾病及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症状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2例患者确诊前有均曾误诊为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冠心病36例,心肌 炎3例,心肌炎后遗症1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误诊为冠心病率最高,达85.72%。 结论 临床医师应对颈心综合征有充足认识,注意与其他心脏病相鉴别。

[关键词] 颈心综合征;冠心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3_0189_02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颈椎的疾病所致的心血管疾病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系一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颈心综合征临床表现多且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1]。为强化对本病的 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收集近5年来本院及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例 颈心综合症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2例(本院12例、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30例)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 标准[2],并具有至少1项心血管系统症状,除外心血管疾病及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 症状的其他系统疾病。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5~78岁,平均(53.25±7)岁;病程最 短6小时,最长16年,平均(45.45±8.36)月。

1.2 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头晕合并眩晕28例,胸闷27例,心前区疼痛25例(其中 绞痛9例,胀痛7例,压榨样疼痛6例,隐痛3例),左上肢麻木4例,有黑?或晕厥史4例。( 2)临床体征:心脏体检闻及早搏8例,心尖区1~2级收缩期杂音5例,血压偏高(1级高血压 )2例,左上肢感觉减退2例,余查体无其他异常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正常,高脂 血症6例,高尿酸1例。

1.4 辅助检查:所有病例的胸部X线、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 图及冠脉造影资料齐全。胸片提示心脏大小及形状均正常。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4例,不完 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非特异性ST_T改变7例。Holter发现房性早搏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2 例,不完全右束支阻滞3例,非特异性ST_T改变8例。超声心动图提示舒张功能不全5例,三 尖瓣轻微返流1例。本院12例送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30例冠 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正常。

2 结果

2.1 颈椎病影像诊断:全部病例经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发现颈椎异常情况:42例均 发现椎体缘增生、骨赘形成,曲度变直或反弓12例,颈椎C 4~7 中有骨质增生(骨刺)28 例,椎间隙或椎间孔狭窄17例,椎间盘膨出或突出13例,其中单间隙病变4例,双间隙病变6 例,3间隙病变3例。

2.2 误诊情况:42例患者确诊前均曾误诊为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冠心病36例, 心肌炎3例,心肌炎后遗症1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误诊为冠心病率最高,达85.72%。

2.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62岁,发作性心前区胸痛、胸闷6年,时间无规律,症状时轻时重,常伴左 肩沉重、肢体麻木。心电图ST_T段改变,多次以冠心病、心绞痛入院,含速效救心丸或按冠 心病治疗等皆不奏效。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运动试验阴性。Holter发现 夜间ST_T有轻度下移,室性期前收缩180次/天。追问病史发现该患者为会计师,心前区疼痛 常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过久同时伴有右手指麻木现象。行颈椎X线片见典型颈椎病改变,生 理曲度变直,颈4到颈6示骨质增生,诊断颈椎病,颈心综合征,按颈椎病综合治疗,症状明 显改善。

例2:患者,女,58岁,47岁停经。间竭性心前区疼痛、胸闷及高血压6年,在情绪波动(如 生气发怒)时加重,经常双上肢疼痛和麻木。心电图T波低平、倒置,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血压波动在160~140/110~86 mmHg之间。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型,高血压病,更年期综 合征。因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治疗后症状无好转。眼底检查示轻度动脉硬化症象,血糖、 血脂正常,追问患者胸闷、胸痛常发在高枕睡眠后起床突然扭头或长时间低头做事时,行颈 椎X片见颈椎生理曲线消失,颈椎呈唇样骨质增生,确诊为颈椎病、颈源性心绞痛及颈源性 高血压。停用降压药,按颈椎病综合治疗后未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血压稳定在130/80mmHg 。复查心电图T波正常,随访半年无异常。

2.4 治疗情况:42例均接受保守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肌松药、牵引、推拿、按摩等 物理疗法)[3]。其中3例转骨科行减压手术治疗。26例(61.9%)症状消失,14例 (33.3%)症状减轻, 2例(4.8%)无改变,无病情加重情况,总有效率95.2%。

3 讨论

颈椎病可出现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症状,Myers等[4]报道17例颈椎病患者,均有发 作性胸痛,长期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后经冠脉造影及颈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椎病。颈 心综合征发病机制是骨赘刺激,压迫颈椎内神经血管所致。其产生胸痛的原因[5] 可能为 颈神经后根或交感链受颈椎骨赘刺激或压迫所致。颈椎交感神经丛星状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 ,下行构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对心脏活动和冠状动脉舒张起着重要作用。当颈椎关节增生对 交感神经挤压时,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累,冲动向下扩散至心脏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 觉反射,引起冠状动脉供血障碍,产生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症状。颈脊髓神经后根受颈椎骨 赘刺激或压迫,可出现肩背臂胸部胀痛、胸部活动受限或紧缩感,类似心绞痛[6] 。以上由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称颈心综合征或假性冠心病[7]。

从本组颈心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看,本病主要特点:(1)青年、老年都有发病,老年多 发。(2)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悸,常伴有头痛、头晕、颈肩背部疼痛,高血压、肢 体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少见。其中至少有1项心血管症状。(3)体检无异常心脏体征。(4 )胸片、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正常,心电图无特殊表现。(5)颈椎影像学改变为颈心综合征 诊断必要条件。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基础心脏病。分析误诊原因:(1)临床医师对颈心综合 征认识不足,对其症状或机制不深入解释,思维局限,见了胸痛、心律失常,仅考虑为基础 心脏病;(2)因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给明确诊断带来混淆;(3)容易误诊为冠心病, 可能因本病多发生于老年,颈椎片不为常规检查,并且扩张冠状血管药物可能部分改善患者 因内脏反射引起的冠脉供血障碍。

颈心综合征疼痛的性质与颈部有关,多发生在夜间或晨起时,持续时间10min至数小时,疼 痛部位涉及颈、肩、手、胸、较弥散,呈刺痛、烧灼痛或胀痛性,颈臂活动或指压左前斜角 肌常使疼痛加剧或复现,可有局部感觉障碍等均与典型心绞痛不同[8]。因此,医 师对颈心综合征应有充足认识,注意与其他心脏病鉴别。当遇有心血管症状而无基础心脏病 依据时,颈椎影像检查应列为常规,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治疗颈椎病。

参考文献

[1]张明月.颈心综合症8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4,7(2):62.

[2]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64-966.

[3]刘培太.交感型颈椎病20例非手术治疗疗效观察[J].颈腰杂志,2003.24(4):236-238 .

[4]Myers FR,Schar FD. Cerriprecorai management[J]. AmJ Cordiol,1977,39(2):2 9.

[5]张泽灵.心脏内科主治医师4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7.

[6]刘贻德.就神经病学观点谈心绞痛的误诊[J].临床误诊治,1999,12(2):81-82.

[7]赵永麟主编.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2-34.

[8]冯建章.当代心脏病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613.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抑郁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研究 下一篇:海岛地区企业退休职工体检9735例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