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6-10 11:36:05

机电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设备安装是企业生产工作相当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分析了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措施,不断改善设备状态,从而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字:机电安装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机电安装常见技术问题

1. 机电设备的基础和连接螺栓的问题

(1)在机电设备中,坚固的设备基础是设备安装精度和设备正常运转的保证,坚固的基础能把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动力和振动力传递到土壤中,防止发生共振现象;若设备基础出现问题,轻则发生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故障,重则发生设备移位、倾覆现象,因此在基础施工时必须检查混凝土配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必须检查基础的坐标、不同平面的标高和各种尺寸的核对、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等。安装前还应对基础做预压试验,以防设备沉降不均。

(2)螺母和螺栓是基本的配件,若二者连接的力过大,在长期的电磁力和机械力作用下会使螺栓出现机械疲劳,导致因螺栓和螺母连接过松而出现螺帽滑丝或者剪切破坏的情况出现,使得设备因连接松动而出现事故。若连接的螺栓和螺母是用在导流设备上,这时不仅需要考虑机械效应的影响,而且应注重可能出现的电热效应;当螺母挤压力不够时,就会加大设备的接触电阻,在通电以后就会使电阻发热量过大,严重时可能会使连接处熔断,进而导致断开以及接地短路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于母线以及一次设备来说,连接线的接线、设备线夹、T型线夹、并沟现夹等相等时,都会引起安全生产事故。

2. 振动问题

(1)泵的问题:转子平衡问题差,轴承间隙过大,转子与定子间相互磨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不等等问题都会引起震动。

(2)电机的问题: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间隙不均匀等。

(3)操作问题:主要是工艺操作参数偏离泵的额定参数太多,引起泵的运行不平稳,例如:出口阀控制的流量太小引起的震动等,这要求工艺尽量接近泵的额定参数进行操作。

3. 机电安装中的超电流问题

(1)泵的问题:轴承的损坏,转子与壳体的相互磨擦,泵内有异物等都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2)电机的问题: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都会引起电机失控。

4. 电气设备问题

(1) 在安装隔离开关的时候,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得当,都会导致其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从而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 烧蚀该触头以酿成事故。

(2)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长,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3)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

(4)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

(5)主变压器绝缘破坏或击穿。在安装主变吊芯和高压管等主要工作时,不慎掉入杂物(如螺帽、钥匙等,这些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并不罕见),器身、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者在安装中损坏,都会使主变绝缘强度大为降低,可能导致局部绝缘破坏或击穿,造成恶性事故。

(6)主变压器保护拒动。主变压器内部或出线侧发生短路、接地事故,而保护拒动、断路器不跳闸,巨大的短路电流不仅使短路处事故状态扩大,也使主变内部温度骤升,变压器油迅速汽化、分解,成为高爆性的可燃物质,这可能发生主变爆炸的恶性事故。主变的紧急事故油池和其他消防设施都是针对这种可能性设计的。

二、机电安装常见问题的措施

1. 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的严格选择

通过技术验算,并经有关科技人员研究商定,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轻易变动更用其他设备,否则会造成基础工作无法顺利进展。

2. 严格按预定计划开展安装工作

任何一项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顺序都具有其存在的相关性和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中的计划排队顺序是经过相关工作实践并经多方面的考虑,并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相应的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所以无论任何人都不要随便改动,避免背工窝工,致使工程进度无法连续。

3、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种设备的基础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计算设计出来的,按要求施工,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4、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要有主次顺序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要有动力源和电源,以及提升绞车、井架等提升设备。若想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则应安排好设备安装工程的次序,合理的安排,才能有目的并有计划地进行安装工作。

5、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

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例如:井架安装,常规作业方法是一层组装起后,进行初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井架安装完后,各连接部位必须一条不少地穿上螺栓,拧紧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整体操平找正,最后才是井架四脚二次灌灰。切不可一层安装完后不进行初操平找正,整体安装完后不精确操平找正,连接部位缺件,就二次灌灰,给上层安装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不好安、对不上、穿不上螺栓等尾工量多的现象,结果造成安装质量低,不合乎安装质量标准要求。

6、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安装质量不合格、进度缓慢都有施工人员素质有关。机电工在安装时,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一般安装知识,熟知安装标准,该找平的必须找平,该连接的部位螺栓必须一条不少,该穿地脚螺栓的部位必须一条不少;电工在设备供配电上应做到按规程规范接电,对供电设备开关、控制盘应做到提前检修,接好电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三、通电调试阶段

当设备安装安装完毕后,必须清洁场地,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进人调试步骤,调试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1)安全第一。既包括设备安全也包括调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可急于求成,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所有的配电屏、柜和设备的送电和受电都必须按规程严格操作,必须实行“送(受)电令”制度。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无论是送电过程还是受电过程,都要在双方监理的监督下完成。(2)“五先五后”原则。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自动;先就地后远方(遥控);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3)及时形成有关工程调试数据资料:一定要保证工程调试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形成。否则有关各方往往可能对调试资料中的数据持怀疑态度,往往不及时签署或要求重新安排调试,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四、验收过程

当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完成最后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须在自评与自查得工作完成后,向项目监理部提交竣工验收报验单和竣工报告书;此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工程的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此工程竣工资料以及工程实体质量德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再次验收,经项目监理部对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全面检查、 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1] 叶本端.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改善[J].现代商贸工业,2007(5).

[2] 袁晓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M].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

[3] 郭雪强.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探索[J];才智;2011年23期

上一篇:浅谈二灰土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楼宇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