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驳“世行报告”的国企观点

时间:2022-06-10 08:58:45

再驳“世行报告”的国企观点

有人认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彼此独立的,国有企业不退出,民营企业就发展不了。这种把国有和民营人为对立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

2012年2月2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共同承担,50多位国内外专家耗时15个月完成的题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正式。报告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对于诸多西方媒体的报道与评论,概而言之,企图就是鼓吹私有化、煽动新自由主义。为厘清非议,有必要对以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国企私有化:是福,是祸?

有专家指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只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如果一旦下定决心解决它,没有什么困难。现在国有资产是15万亿,拿出40%的股份,外汇储备再拿出1万亿美元,两项加起来就是13万亿人民币,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元钱,5口之家将分到5万,这将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

现在我们无法评价专家的方案是否可行?效果可好?但不妨看看这一“高招”的现实版本。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由改革派把建立“私有制”视为通往西方“天堂式”生活的法宝,将私有化看作是拯救俄罗斯的“灵丹妙药”。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后果怎样?据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只有原来的12%一15%,由之前年产400架各种类型的飞机,缩减到年产不超过20架。据俄杜马听证会公布的材料,从1992年到1996年,私有化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按1995年价格计算,超过9500万亿卢布,相当于卫国战争期间损失的2.5倍,并且引发恶性通胀,81%的国民被掠夺一空。“私有化”改革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据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提供的数字,截至1996年,俄罗斯已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价格之低廉创世界纪录。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俄罗斯私有化灾难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外汇储备不足,国家汇率受到冲击,造成汇率失控,继而不得不出让部分国家核心产业,交出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殖民。

自由市场经济是万灵的吗?

世行报告的核心思想就是“力劝”中国政府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目前,学术界大都认为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核心政策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2008年爆发、迄今尚未结束的经济危机有着深层次的因果关系。我们姑且不去评说新自由主义,不妨看看我们的近邻印度,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自由的国家在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后的发展状况。

在印度以前的经济体制里,公私营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将贷款与经济结构调整相联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旨在使经济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

从其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私营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尼赫鲁立国思想的主导下,印度一直实行封闭的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经济增长缓慢。1991年,拉奥执政后,为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印度开始进行以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自由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

印度的经济改革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以服务业为支撑,工业、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过低,导致经济的持续增长缺乏工业化的基础;就业和贫困问题突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大量贫困人口未能分享改革的收益。1990年,印度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是4000亿美元,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010年,世界经济规模增长到1990年的2倍,超过60万亿美元。同期,印度的经济总量扩大了3.5倍,GDP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达到3%。同期,中国经济几乎增长了15倍,GDP将近6万亿美元,是印度的3倍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有与民营,只能是“零和”博弈吗?

有人认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彼此独立的,国有企业不退出,民营企业就发展不了。这种把国有和民营人为对立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

中国的国家产业竞争力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我国的民营企业、广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很强,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在提高,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制高点,还要成为几百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带头“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组成都分。这几个层次缺一不可,互不矛盾。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指出,不能说在竞争性行业,只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不要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少了哪一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都会塌一块。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指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属于资源密集型、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创造就业岗位在1000万人以上,能够有效地帮助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力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说,国企与民企同台竞技,不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相反能够相互产生“鲶鱼效应”,可以引导市场有序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世行报告之所以备受关注,国内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为其摇旗呐喊,笔者以为,是报告本身在理念、口号和学术层面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说打破垄断、强化竞争、鼓励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等。但是,世行报告的方法论是原原本本、地地道道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是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充分运用,报告正是利用了这一流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提出了诸多契合当今社会的理念、口号,而这一理论体系正是不少学者接受的正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因此,受到这部分人士的欢迎和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

研究、分析当今中国经济问题,固然需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但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思维,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寻找规律,不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模型、工具和方法,不能简单地从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工业产值、利润、市场占有率指标高就得出所谓的“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比例过大阻碍经济发展”之类的结论,而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国有企业在建国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构建国民经济体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和全球竞争时代参与国际竞争、构建国家产业竞争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国家管理意图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来客观评价国有企业的作用;应该从国有企业在“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高国防装备水平、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来全面认识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的作用;应该从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悲剧、拉美国家“私有化”后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印度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实际后果中吸取教训。

客观评价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冷静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实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完善措施,正确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必需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而不能一味地、盲目地、机械地套用所谓的西方范式,以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利用。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张捷所说:“私有化不等于公平,把私有化当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药,而对于私有化在全球其他地区的不良影响视而不见,不是别有用心也是被洗脑的结果。”

上一篇:建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DNA 下一篇:浅谈体育游戏对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