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银行豪门盛宴还是“剩”宴?

时间:2022-06-10 08:46:46

昆仑银行豪门盛宴还是“剩”宴?

一家商业银行,被认为不太像商业银行,却又说不清楚哪里不像,这样的尴尬在昆仑银行身上上演的淋漓尽致。

嫁入豪门命运急转弯

千里姻缘一线牵。

昆仑银行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4年后的2009年,克拉玛依商业银行迎来中石油天然气集团的入驻,经中油集团两次增资控股,中石油收购其92%股权后,便顺理成章的冠名这个大股东的品牌,正式更名为昆仑银行。

昆仑银行也许自己都无法预料,自从风光嫁入中石油这个豪门,自己的命运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商业城市银行如同脱胎换骨一番,资产规模从38亿飙升至1848亿,4年间竟然增长了50倍,并且2012年10月进入标准普尔《中国50大银行》排行榜,资产规模位列47位,正式步入城商行第一梯队。

独揽伊朗业务一技之长

值得一提的是,昆仑银行命运的急转弯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下嫁豪门的风光,有中石油的撑腰,他走出了一条独具一格的石油银行扩张之路,成为唯一一家经营伊朗业务的银行,从此国内企业进出伊朗有了一条专属资金通道。

中石油自身的触角已经伸及世界范围,但就能源资源来讲,中东绝对是重中之重的戏码。如果能借助某一种中介性质的机构将触角扩大到能与敏感地区进行资金结算,对中石油的发展无疑是喜上眉梢。于是,中石油将这个独一无二的渠道角色交给了当初的新晋宠儿——昆仑银行,让其成为中石油庞大版图中一颗无可取代的棋子。

昆仑银行于2010年4月27日正式启动国际业务筹备工作,2011年,其国际业务清算结算总量超过600亿美元。

或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伊朗就是昆仑银行的代名词,昆仑银行的国际业务也承担着保障海外油气能源贸易结算通道安全畅通和国家海外能源供给的重任,从事中东贸易的人都深谙这一事实。“昆仑银行保证中国与伊朗能源结算,这是国家层面给予昆仑银行的要求。”昆仑银行国际业务部的客户经理对此也不可置否,一位客户经理就曾这样表示过:“我们也为此放弃了很多。在此基础上顺带服务一些国内大型企业。”

2012年7月31日,美国宣布对伊朗石油行业进行新的制裁,同时美国财政部对昆仑银行实施制裁,切断其与美国金融系统的联系,并要求任何持有该银行账户的美国金融机构必须在10天之内销户。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解释,制裁昆仑银行的主要理由是它向至少六家伊朗银行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服务,包括账户服务、转账服务和信用证服务,价值达数亿美元。

2012年以前,中信银行、建行、衢州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的地方分行可以接受伊朗的信用证,但2012年后,出于政策风险的考量,这些银行都停止与伊朗的业务往来。美国制裁昆仑银行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几乎找不到接受昆仑银行转汇的银行,因为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也可能被列入制裁名单。于是,昆仑银行也由此成为国内企业进出伊朗的唯一资金通道。

由于在伊朗业务上一家独大,2012年,昆仑银行结算手续费收入达到2517万,而2011年只有553万。

一位与伊朗有着多年政府采购往来的人士说:“石油储备丰厚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比较敏感的地区,中石油需要建立自己的金融力量,这才是昆仑这家小的城市银行能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豪门“剩”宴残羹

吸收存款——这个长期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昆仑银行却似乎从来没有品尝过其中的苦滋味。背靠豪门中石油,昆仑银行从未为存款发愁,2012年末,该行存款已突破千亿元,为1048亿元,然而4年前这一数字仅仅为31亿元。

如果,单纯以存款与专长业务开发来衡量一家商业银行的业绩,那么昆仑银行还是值得骄傲的。

依托豪门大股东中石油,昆仑银行打通了大型央企、石油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石油员工和矿区家属这一整条吸收在石油链条上下的业务规模,这样,昆仑银行走出了一条高速扩张的轨道:2008年资产规模38亿、2009年216亿、2010年500亿、2011年1302亿、2012年1848亿。虽然近年来城商行扩张步伐普遍较快,但昆仑银行4年飙升50倍的惊人速度当真是绝无仅有。

就是这样一家豪门领跑的商业银行,却在面临成长的烦恼。

即便存款这一差事可以让昆仑银行松一口气,但是其存贷比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2012年其存款突破1000亿,而贷款仅为413.63亿元,存贷比为31.79%,之前两年甚至低于25%。

正是这413.63亿元的贷款却牵出豪门“剩”宴残羹。

而这413.63亿元贷款大部分也都来自中石油。公开资料中可查,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初,不到半年的时间,中石油至少从昆仑银行处借款300亿,其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之高已有超标之嫌,不过2012年年报并未对该指标进行披露。

2012年3月,中石油2011年报,其“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处悄然出现了昆仑银行的名字。中石油从昆仑银行借款100亿,借款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至2014年10月13日,利率为5.81%,低于当时6.65%的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紧接着2012年8月中石油2012半年报,昆仑银行已经在其“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中排名第一,与中石油再增加一笔200亿的长期借款,时间为2012年3月19日至2022年3月14日,利率为4.84%,远低于7.05%的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

然而,今年3月份中石油公布2012年报,这笔金额为200亿的长期借款却在“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一栏消失不见,仅剩下借款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至2014年10月13日的100亿借款。

如此突然消失的贷款,与监管部门对单一客户集中度的要求不无关系。年报显示,2012年昆仑银行资本净额141.7亿,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严重超标。

消失的200亿低息贷款消息一公布,一时间炒的满城风雨,外界给昆仑银行冠上了背靠豪门中石油另类扩张的头衔。加之2012年昆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由0.03%激增至1.80%,一改以往不良率连续三年下降的态势。不良数据一再飙升,昆仑银行陷入危险被动境地。

直面挑战

受护于中石油无微不至的关照,使得克拉玛依大量的当地资源归于昆仑银行,但矛盾就在于,昆仑银行并不能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中石油要求所有的账户都转到昆仑银行,但昆仑银行又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融资问题。克拉玛依四大行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如此评价:“吃太多,没办法消化,后续服务跟不上。”

自从昆仑银行嫁入豪门中石油那一刻开始,昆仑银行已经成为中石油自家门户了,虽然中石油一再强调平衡金融资源,却难有实际操作的迹象。

维持天平相对平衡的元素始终需要另一方的“包容”。

相对公平的竞争格局被打破后,四大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努力跟昆仑银行搞好关系,借助昆仑银行从中石油争取一些业务回流到克拉玛依,各家银行也好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分一杯羹。

在享受了中石油的全力呵护,业务量迅猛增长之后,昆仑银行能否控制高增长带来的高风险,是眼下需要面对的直接挑战。

上一篇:新兴市场十年高收益已结束 下一篇:医史留痕 胶如其人(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