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先闯世界后上大学?

时间:2022-06-10 04:26:11

不走寻常路 先闯世界后上大学?

早前,重庆市上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决定放弃高考,引起热议。其实生活里,早有人实践着这样一个新“路线”;先闯世界,工作几年后再上大学。高考的“独木桥意识”有所淡化,未尝不是一种进步,而颠覆常规路线的“先闯世界后上大学”的模式,有没有其可借鉴与推广意义吗?这是一个很新的可以讨论的话题。

郑老师:上大学是锦上添花

郑小姐是2003年考上福建师大艺术学院的,成绩、表现各方而优异,后留校。“我想我还会考研,考博,已经准备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

而她最初是放弃大学的,初中毕业后,在中专念职高,幼教专业,毕业后分配在镇上公立幼儿园当幼儿教师,工作了三年,其中第一年开始创办儿童艺术团,第三年放弃一切,考大学。

一手创办的“儿童艺术团”正红火,怎么突然想上大学?

郑小姐的回答是:求知欲望促成!

心很大,不甘平庸。想走出家门。想学飞,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舞蹈的专业技能,于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是不是是有意走“先工作后上大学”的路子?她坦承,是无意的。为什么先“闯社会”,是由于现实考量,当时家境比较清贫,能在公立幼儿同当老师已是很多女孩子的梦想,并且有自己的“艺术团”,收益不错。

所以,决定放弃一切,“另起一行”考大学,父母不同意,坚决反对,认为女儿在县里已经有名气了,工作,艺术团都发展得不错……舍弃原有的,太冒险。郑小姐则心意已定,于是“绝食”抗争,整整饿了一天一夜,斗争胜利,父母妥协了,“如今我的家境越来越好了,爸爸妈妈很开心。觉得我的坚持是正确的。”郑小姐说。

回首看,郑小姐坚定认为“我的命运都因上大学而改变了”。她很争气,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学习非常勤奋努力,不同于一般学艺术的孩子那么“摇摆”、浮躁。2007年参加福建省事业单位编制内考试,“因为我是本科生,只有研究生可以留校的,所以我必须目标……”她很有毅力,不简单,然后沿着自己设定目标一步一步地达成。

她在大学里是舞蹈专业本科。同时,还参加音乐函授,“我觉的艺术是相通的,我需要接受更多的不同门类的艺术。”舞蹈是她的专长,大学里她修民族唱法的声乐,学古筝,学钢琴,学葫芦丝,学体育舞蹈拉丁舞,基本上完成了她大一入学时给自己定的计划。

最后,参加全省全国公开招考的事业单位编制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留在福建师范大学。大学四年,可谓风生水起,因为有了基层的几年工作经验,让她在大学里更有的放矢地去追求自己更高更全的目标,她说,她现在学习上瘾了,准备攻研,考广播电视专业,想多“兼容”,争取跨科学习,艺术也需要“有容乃大”,她想在交叉学科里碰出创新的火花……

苏加宏:江湖也是学校

几岁辍学出来混?

来自泉州的苏加宏回答:初中毕业就没读书,在家玩电脑,19岁参加工作,当搬运工1年,搬一包25KG的化工材料,每天在温度超过40度的地方搬货!渐渐地“我想逃避去当兵。”

对于过早结束校同生活,主动辍学,走上江湖,有什么感慨?他说“我从来不会说后悔”,只是觉得自己吃了一点苦头!之后学车,当了司机,然后晋升“做业务”。

业务员比司机“高级”?我问。苏加宏的回答:是,司机只开车。业务就是跟单,收款,谈判……有技术含量。4年半里,接手的钱应该也有上千万了吧。

什么时候开始上电大?2007年。是什么事情触动你?危机感。工作中知道学习的力量,没文凭找不到工作!万一这份职业没有前途了呢?就要另想出路。想法很简单朴实。现实的力量,促进自己要有新的武装,而不是靠激情情冲动。

这样一问一答,看得出,他有江湖的那种“油”,其实何尝不是一利,老练?他更成熟了。

选择上电大,与现在工作性质没有多大关系,那为什么要花钱时间去“受罪”呢?苏加宏诚实交代,最初只是觉得读点法律对自身有好处,以前是小混混,是小儿利,现在要做大做强,自我要修炼,要有一些新武装,比如“法律”。

重新上了学,看了书,听了课,才发现自己的浅薄。虽然是普通电大,再也不是为了“混本文凭”,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提升。利用周末自习、上课、日子与过去没有什么不同,却仿佛让自己的心灵更敞亮了。

大部分孩子走的常规路线,先读书至大学,然后出来工作,现在你工作,再上学,有什么优势?好处?或缺点?

苏加宏回答很干脆:先工作得到社会经验,知道社会是现实的,学赀是交给礼会的。所以,转身再求学,就更自觉,现在人们更在乎“经验”,有了经验后再“有文化”,就如虎添翼了。

没有文化知识,很危险,很容易被民工化?他承认,是的,所以才有危机感,重新寻找校同的灯光。他有个理想,大学毕业后,选择创业,哪怕卖小吃,也无妨,因为平台、心气都高了。

当初做“小弟”,是积累经验?准备以后做大事做铺垫?他懒洋洋回答:算是吧。心灵更强硬。

然后口吐珠玑:江湖也是大学校,简称“大学”。

我会心一笑,本以为他多读了书会越迷悯,甚至以为再读书是为了逃避现实的残酷,看来是我想错了,是他觉悟了,也更洒脱了。

链接1:10年前的德国

越来越多的德国高中毕业生开始对高中后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产生了动摇。这当然与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有关,同时也有德国失业率的直接影响,另外,如今的高中毕业生电更加重视物质的保障。据统计,1999年度,有26%的高中毕业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更有6%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先学徒,后上大学”的做法。因为在现实中,相比较而言,有学徒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占有优势。对于在学徒期中的学徒来讲,上大学的想法往往来自在职业工作中的不受重视的状况。如22岁的龙尼・艾泽纳克,在中学毕业后,就开始了建筑绘图的学徒生活。“很快我就发现,事情不是我想要的。学徒工没有地位,工作简单。而当工程师却好得多,可以发号施令。”学徒期一过,他就参加了职业会考。目前,他在柏林技术与经济高等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二年级学习。

链接2:王子也可以先工作,后上大学

英国威廉王子,17岁的时候,完成中学课程,离开著名的伊顿中学,他的父亲查尔斯王子经过考虑后,建议威廉到外国体验生活。查尔斯安排了一名朋友照顾威廉,这名26岁的男子在澳洲和阿根廷工作,威廉先后在两国的农场生活,了解牧牛和牧羊的工作。

各方观点

网友辣蛤里:家庭经济困难者,有其他特长,不愿再上学者,自愿先工作先积累一些经验,积攒一笔钱,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或为自食其力,经过一两年或更长时间后,又愿意上大学深造,国家政策完全准许,对于一部分青年人有什么不可以?对于家境不富裕的学生与其非要卜大学,搞得父母未老先衰,家徒四壁,叫孝顺的儿女于心何忍!大学毕业与其卖菜,看厕所,在家呆着,何不如先就业,包括从事农业、养殖业等等,先解决自己和全家温饱问题再说。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为什么大多数学生读完高中就直接上大学?仅仅是因为大部分同学都这么做――这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这回避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上完高中直接上大学是卫卫所当然的事情呢?大学的成本并不仅限于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书籍费、补给费等,还包括求学期间放弃收入的机会成本。

收入会随经验的增加而上涨,你(若提前走人社会)拥有的经验越多,为(再)上大学所放弃的收入就越多。故此,上完高中直接上大学,机会成本最低。从收益方而来看,接受大学教育的一大好处,就是将来的收入会更高。你毕业越早,收获这一益处的年限就越长。另一个好处是上大学比就业愉快得多。故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先上大学再工作合情合理。我们的现行惯例存活至今,是因为它确实有效。

如平(教师):读书不努力,努力找工作;工作太糟糕,又往学校跑。

李小姐:上了大学,毕了业,找工作真头痛,拿着毕业证硬是找了三个月没找到工作,办了个假高中毕业证居然一下子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种,早知如此,就不上什么大学了,早说不定现在就是主管一级,白白浪费三年大好时光,到头还不是从头开始。

孙先生:我高一就辍学了,现在一些公司也看文凭的,我就把工作经验摆给他们,没有学历只有这样。不过挺好找的,然后自己挑了,但是工资都不高,就3000左右,上海这边3000还不如其他地方的1500。

胡先生:“读大学是浪费时间”的想法太狭隘了,我承认,有小学未毕业的当老板,当老总一年几百万,几千万,可又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本事呢?就说国内,胡润财富排行榜,大学以上学历占85%。而日,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出来的新技术,新科技的富豪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

上一篇:有一种光芒叫善意 下一篇:大学是犯错代价最低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