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基于贸易转价模型的国家经济安全的判据

时间:2022-06-10 12:43:52

一组基于贸易转价模型的国家经济安全的判据

摘 要:从Tange(1997)汇率转价模型的出发,提出一组国家经济安全的判据:国际贸易转价系数∑α和国内贸易转价系数∑β,并且以中、泰、印尼、韩、日、英为对象做了实证研究,提出当∑α明显偏离1时,本国汇率有调整的压力;∑β偏离0较大时,汇率变动会刺激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数据结果显示,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是比较合理,今后一段时间会出现小幅汇率波动;汇率变动会对中国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有限。

关键词:汇率;转价模型;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42-03

引言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从金融风险预警危机?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东亚五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1]。泰国、日本、韩国本币贬值,实现了经济的反弹,印度尼西亚本币贬值,出现了社会动荡和经济持续衰退。而中国采取人民币保持稳定,并没有发生危机。这就提出两个问题,什么情况下汇率调整,会触发经济危机?什么情况下,调整汇率没有风险?

汇率体现着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这种价值确定的不合理就会有国际经济波动刺激危机发生。实际上,汇率变动情况与贸易商品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被称为汇率转价(Pass-Through)[2~3]。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汇率转价联系着各国经济,汇率转价不合理就可能破坏原来的经济体系。因此汇率转价的合理性,也就成为金融危机的一个判据。Feenstra,Kendall(1997)[4]发现不合理的市场定价导致不完全汇率转价是影响购买力平价的重要因素。Taylor(2000)[5]认为,在世界性竞争压力提高、物价指数保持在低位的经济环境中,出口企业将难以将汇率的变化完全传递到出口价格上。Charles Engel(2005)[6]从名义价格粘性方面阐述了汇率转价程度的差异。这些机制显示,通过汇率转价(Pass-Through),我们可能发现危机触发的判据。

一、理论框架

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汇率转价理论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模型,在这篇文章中的研究是基于Tange(1997)[8]的转价模型。王铮、龚轶(1999)[9],王铮、张焕波等(2005)[10]将此模型应用到当时人民币汇率的分析,分析了人民币的走势和经济安全性。本文利用模型中提出的两个特征α,β,来分析多国汇率走势与经济安全性。

Tange(1997)的方法中,考虑汇率r与商品价格p(t)存在下列关系:

pa(t)=px(t)/rα(t) (1)

这里pa(t)为t期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px(t)是t期由成本决定的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r是由外币的本币价值定义的汇率,α为汇率弹性。为了数值处理的方便,指标分析主要利用关系式(2),这不会影响对α的估计。同时用成本c(t)代替国内价格,这有助于分析国内经济系统受国际汇率的影响,从而判断国内经济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方程(1)我们可以看出,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以美元为标准,在r>1的情况下,如果α小于1,按成本价计算的产品经过贸易转价,实际上低于汇率给定的价格,因此α1,说明本国的汇率定的过低,本币需要升值;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r小于1时,α的判据作用相反。

实际的汇率是分阶段变化的,市场是有惯性的,汇率变化r应该是最近几期汇率变化率的某种加权平均。Tange(1997)应用一个汇率作用滞后的多期分配多项式将转价方程表示如下:

lnpa(t)=a0+a1lnc(t)-αklnrt-k (2)

其中,a0为常数,a1为外币表示的某行业出口价格的成本弹性,c(t)为t时期产品成本,αk为第t-k期的汇率弹性的滞后系数,k为滞后长度,n为惯性保持的时间。类似的,国内价格与成本的关系应该满足新的转价方程:

px(t)=Bc(t)/rβ(t) (3)

理论上,汇率变动不会引起本国价格变动,除非生产过程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所以当β=0,汇率变动不会引起国内价格体系变动,因此β=0就成为了汇率风险的判据。同理用一个汇率作用滞后的多期分配多项式将转价方程(4)表达为:

lnpd(t)=d0+d1lnc(t)-βklnrt-k (4)

其中,pd(t)为时期本币表示的国内价格,d0为常数,d1为某行业国内价格的成本弹性,βk为汇率弹性。

总之,国际贸易转价系数∑α,可以反应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程度,而国内贸易转价系数∑β,反映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程度。在实际计算中,计算所有商品的α和与β工作量太多,我们可以监测主要商品的α与β,并做加权计算作为判据。这里的权重系数以各行业的销售额或出口额所占比重计算。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本文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和英国的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检验基于转价理论提出的经济安全性指标的可行性。之所以选择这六个国家,是因为泰国、印尼、韩国和日本是在东南亚危机中受影响较大的国家,而当时人民币的汇率却保持坚挺。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汇率状况也相对稳定。

本文中国的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司官方统计网站(http://)。韩国的数据来自韩国银行的官方网站,日本数据来自日本国家统计办公室的官方网站,英国数据来自欧洲中央银行的官方网站。由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到世界多个国家,而中国经济并没有发生过大波动,所以,除中国外的五国都取自2008年的数据,中国取自2010年的数据。对于在模型中的n取2,即考虑2年的汇率滞后影响。由于分析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这种以年为单位的数据基础是在许多发展问题分析中的惯例。

根据方程(2)和(4),我们对这六个国家的汇率转价程度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估计,估计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值得注意的是,在直接标价法下,英镑相对美元的汇率是小于1的,而其他五国的货币汇率都是大于1的。在王铮、龚轶等(1999)的文章中已经对中国就1988―1996年的汇率转价情况做过计算,王铮、张焕波(2005)的文章中已经对韩国、日本在1988―1996年的汇率转价情况做过计算,在这里就直接引用以上三部分结果。在对中国、韩国、日本和英国的汇率转价程度中本文选取了五个行业的工业产品,分别是食品、纺织品、燃料、机电产品和化学产品,由于泰国出口以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为主,因此本文选取了大米、石油、玉米、天然橡胶四个产品,同泰国类似的情况,印度尼西亚选取了天然橡胶、石油、棕榈油、玉米、可可豆。由于模拟得到的数据结果较多,此处仅给出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转价系数∑α和国内贸易转价系数∑β。

(二)实证检验

表1中给出泰、印尼、韩、日和英的∑α和∑β值。

如表1结果所示,首先看∑α值,可以看出泰、印尼、韩和日的该值在后一阶段都比前一阶段更接近1。前一阶段这四个国家的值都明显小于1,说明他们当时都面临着货币贬值压力,而且东南亚危机期间,这四个国家面对国内动荡的经济秩序,确实采取了货币贬值策略,而且贬值后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相应的回暖。这也与后阶段∑α值更接近于1 的情况相符合。而英国的两个∑α值都保持在1附近,与其未收到东南亚危机的影响情况相符。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相应的分析∑β值,在1988―1996年阶段,泰国、印尼和韩国的∑β值都明显偏离0,这意味着汇率变动会引起这些国家国内经济剧烈动荡,而1997―2008年,该值都更接近0,情况有所好转。日本和英国的两阶段该值都维持在0左右,说明其经济较稳定。这说明日英两国国内产品定价基本上不受汇率的一些,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是强大的。事实上,1997日本进行了汇率调整,但是没有发生国内经济危机,而英国并未受危机影响,经济保持平稳。

综上五个国家的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比较分析看来,此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此模型来分析中国汇率的合理程度。

三、人民币的汇率分析

王铮、龚轶(1999),王铮、张焕波等(2005)分析了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他们分别得到1988―1996年,1997―2003年的∑α,∑β为0.921,0.545;1.928,0.286。因此,1997年面对东亚经济危机,由于中国人民币的∑α接近1,明显好于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情况,同时1997年的∑β等于0.545,明显偏离0,如果人民币贬值,必然导致国内物价系统混乱。事实证明,中国政府1997年没有追随东亚国家、没有屈服国际压力,没有实施人民币贬值是正确的。2004年,人民币又一次面临汇率变动问题,计算表明此时中国人民币的参数∑α明显大于1而参数∑β从0.545已经降到0.286,人民币应该升值,而且升值并没有造成过大的国内影响。事实上中国从2005年人民币一路升值,没有出现线性理论预测的经济下滑,而是进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针对目前的中国发展问题,我们计算了1997―2010年的情况,表2给出了中国三个阶段的结果做了汇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汇率越来越合理,经济越来越稳健的过程:

结果发现,1997―2010年,参数∑α为1.093,参数∑β为0.142。这就是说,人民币升值越来越接近合理的汇率了。由于∑α非常接近1,所以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不再具有单调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的汇率将进入一个波动阶段。另一方面,由于∑β接近0,已经比1997年之前的0.545已经改善了很多了。由此看来,人民币适当升值会稳定中国经济。

总结

本文的数据结果证实了∑α,∑β作为确定汇率合理性、防范国内经济危机的一组指标是合理的。而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比较合理,中国产品价格只是略微低于购买力平价决定的价格,从长期来说,低于购买力平价决定的价格不利于中国资本的累积,所以还有小幅度的升值空间。另一方面,汇率变动会对中国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情况也比之前改善很多。

参考文献:

[1] Andrew Berg and Catherine Pattillo.What Caused the Asian Crises:An Early Warning System Approach[J].Economic Notes ,v01.

28,No.3,November,1999.285-334.

[2] Ohno K.Export princing behavior of manufacturing:A.U.S.-Japan comparison[J].IMF Staff Papers,1989;36(3):551-579.

[3] Khosla A.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and export pricing from the Japanese economy[J].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91;5:41-59.

[4] Feenstra,Robert C.,Jon D.Kendall.Pass-through of Exchange Rates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7,43.237-261.

[5] Taylor,John B.Low Inflation,Pass-Through,and the Pricing Power of Firm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4.2000.pp.1389-1408.

[6] Charles Engel,2005,Equivalence Results for Optimal Pass-Through,Optimal Indexing to Exchange Rate and Optimal Choice of

Currency for Export Pricing.NBER working paper,No.11209.

[7] Tange T.Exchange rates and export price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J].Journal for policy Modeling,1997;10(2):195-206.

[8] 王铮,龚轶,等.从贸易转价理论看人民币汇率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1999,(3):85-91.

[9] 王铮,张焕波.汇率变动与经济危机:人民币汇率问题分析[J].经济科学,2005,(5):72-79.

上一篇:赛诺菲的新药方 下一篇:把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渗透到人民银行西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