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校综合测评管理目的的数据库概念设计

时间:2022-06-10 11:59:16

应用于高校综合测评管理目的的数据库概念设计

【摘 要】一般来说,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综合量化测评,概况来说,实际是若干项目内容的系统化,即将不可以归属为同类却可以互相参照比较的一些数据归纳为一个数据系列,用总结果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来说,以综合测评管理量化为目的,设计一系列的概念模型,进而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型,从而完成概念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量化测评 综合测评管理 按时间线分权值累加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习、参加活动以及参加一些以锻炼为目的的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进行量化,并根据诸方面各自不同的重要性,赋予一定的权值,进行分阶段累加,或者全过程按照时间线的进展递减其在整个结果中的权重,从而获得一个数值化的结果,这类工作,通常以“综合量化测评”之类名之。本文将按照此一思路,进行一个4年制全日制高等院校学生综合测评管理数据库概念初步设计。

限于文题和篇幅,综合测评的目的此处不行赘述。通常,我们将考核高校学生项目分为两大种类,分别为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其应包括的数据项:

日常考核(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上课出勤,自习出勤,早操出勤,班级活动,院系活动,学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院系工作);

阶段性考核(专业课成绩,公共课成绩,实习成绩)。

以上两项可以按照4:6的比例分配在总成绩中的权重。该数据库中除却用于记录学生信息基本的实体之外,其他实体可以描述为:

A:测评成绩(姓名,日常考核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总成绩);

B:日常考核成绩(姓名,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上课出勤,……,总成绩);

C:阶段性考核成绩(姓名,专业课成绩,公共课成绩,实习成绩,总成绩);

基于这样一种简单的量化,将得到一个“测评成绩”的总的结果,并且在数据库中设置各项所占的权值,从而实现对各项工作侧重倾向。所以,数据库应还包括下表:

权重设置(a 项权值,b项权值,c项权值,d项权值,e项权值,f项权值……)

并且在以上B、C两表中添加x项权值项。(E-R图略)

考虑到高校教育分成4个学年8个学期的现实,所以,应设置一个表,累积不同学期的总成绩的结果,满足这一方面的用户需求。从两个思路出发,可以得到两种累计求和的方式:

一是可以简单进行累加,用户认为这样计算简单,结果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是考虑到数据库来实现计算功能的精确性和效率,可以采取的方法二为按照时间线的进展递减其在整个结果中的权重,从而获得一个数值化的结果。对前者,不再赘述。对第二种累积的方法,可以举例如下一种情况阐述其思路,即:如一学生S,其当前学期的总成绩为下表所示:

从该数据库的应用角度分析,使用简单累积求和的方式,适用于连续的各个学期内所学习的知识关联度高,前面学期的学习成绩会对后面学期的成绩有自然影响,,该自然影响已经体现当前学期的分数中,在从而不需要在求当前学期成绩时,再对前面学期加权求和。但是考虑到综合测评主要是用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学习成绩固然作为重要的一项不得不予以考虑,但设置该测评考核的主要目的还在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在诸如卫生等方面,往往不同于学习成绩,不存在自然产生影响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方式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数据库实例设计的一个独特创新。

上一篇:广播电视设备的雷电防护浅析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阳光教学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