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滴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10 09:55:03

【摘要】1.1 临床资料 2005年我科门诊共收治未用药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79例,随机分成两组:干扰素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岁13例,1~3岁16例,3~6岁10例,6~9岁1例。聚肌胞组39例,...

干扰素α滴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滴鼻治疗疱疹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7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随机分成干扰素组(40例)和聚肌胞组(39例),分别以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和聚肌胞治疗。结果:干扰素组患儿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较聚肌胞组短(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α滴鼻可进一步提高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病毒;干扰素α

[中图分类号]R76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166-01

干扰素(IFNs)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重要细胞因子。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滴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我科门诊共收治未用药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79例,随机分成两组:干扰素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岁13例,1~3岁16例,3~6岁10例,6~9岁1例。聚肌胞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1岁14例,1~3岁15例,3~6岁8例,6~9岁2例。

1.2 临床表现

79例中,发热79例(100%),流涎70例(88.6%),流涕、咳嗽20例(25.3%),拒食34例(44.4%),腹泻10例(12.6%),咽部疱疹79例(100%)。血常规示:WBC (2.8~4.0) × 109/L 10例,(4.1~10.1) × 109/L 68例,(10.2~12.1) × 109/L 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两组均予三抗素消炎片抗感染及对症等常规治疗,干扰素组选用干扰素α-1b(长春长生基因药业)滴鼻,每侧鼻孔1滴,每6小时1次,连用3 d;聚肌胞组用聚肌胞1 mg肌注,1次/d,共用3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

2 结果

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的观察结果见表1。

经t检验,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夏季和初秋,幼儿园及散居的儿童均可发病,发病急,表现为突然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咽峡部出现疱疹,偶有高热、惊厥。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干扰素是具有多功能的一类细胞因子,其重要的功能是介导细胞的抗病毒功能和调节免疫功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本资料显示,干扰素滴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疗效确切,方便易行,患儿顺应性强,价格便宜,在用药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Han CS, Chen Y,Ezashi T, et al. Antiviral activities of the soluble extracellular domains of type 1 interferon receptors[J].Proc Natl Acad Sci,2001,98(11)∶6138-6143.

[2]Sen GC. Viruses and interferons[J]. Annu Rev Microbiol,2001,55(1):255-281.

(收稿日期:2007-09-1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Barton骨折误诊10例分析 下一篇:输尿管口喷尿现象的观察对早期梗阻性肾病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