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民建设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

时间:2022-06-10 09:19:18

探讨工民建设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

摘要:建筑使用过程中渗水漏水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使用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给使用人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而且会影响到建筑物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和资质,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防水防渗的工作也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防水; 防渗技术; 解析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 A

在工民建防渗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业主为主体,设计为先导,施工为基础,监理为保证”的组织管理方针,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复合防水,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给购房业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建筑工程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屋面渗水问题一直是让使用者头疼的问题,屋面渗水的原因很多,例如: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质量不合格、防水材料老化等。

处理措施是:(1)严把材料关,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标准,保证材料三证齐全,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复试报告等;(2)在屋面楼板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保证钢筋绑扎质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尽可能做到混凝土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加强混凝土养护与冬季施工的保温、养护;(3)防水材料粘贴前,按照设计基层找坡并合理坡向地漏,并做到表面光滑,按要求涂刷结合剂,然后选择高素质施工队伍进行卷材施工;(4)女儿墙与屋面之间交角按规范做成圆弧形;屋面排气管、烟道等根部也做成圆弧角,屋面防水层沿四周墙体和所有突出屋面构建都上翻约350mm,并在该处做封闭处理;女儿墙压顶做成向内排水坡,坡度≥6%;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

2.建筑外墙漏水分析及施工技术的应用

通过大量的房屋渗水案例发现,房屋建筑的外墙漏水原因多种多样,下边分类说明外墙漏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1现在有很多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体系支撑,由各种材料制作的砖填充外墙。填充墙的各种材料砖和钢筋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钢筋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大约是砖砌体的2倍,在室外温度升降影响下,两种材料产生不同的收缩或膨胀变形,于是在两种材料的连接处就容易产生裂缝,一旦下雨,雨水就轻易地沿裂缝渗入室内;另外填充墙砌筑施工时,砌体由于自身的收缩因素,不易与框架梁柱镶嵌密实,尤其是在填充墙与梁底的镶嵌部位,是裂缝渗水的多发部位;第三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填充墙砌体间的拉结筋容易遗漏,造成两者间无连接力,容易形成裂缝,也是造成漏水的原因。

针对填充墙与框架之间渗水问题可以采取相应施工技术措施:(1)框架结构在砌筑填充墙时,待墙体砌筑到梁底时留出一定距离,等砌体沉降基本稳定后(两周后),梁底采用斜砖塞实砌筑;(2)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间严格按规范留设拉结筋;并在抹灰时,先在砖墙与砼墙间的连接处采用抗裂砂浆刮平,再粘贴或钉200mm以上宽的钢丝网片,每边大于100mm,然后再进行抹灰,以保证抹灰后不产生裂缝。

2.2由于建筑外形过长、本身结构形式不合理或者地基处理不科学,容易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使墙面开裂,从而造成墙面渗水现象。

处理措施是加强建筑地基处理,建筑本身最好采用整体基础形式。

2.3填充墙砌体沿砖缝空隙渗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砌筑外墙的砂浆灰缝不饱满是造成墙体渗水的另一个原因。砌筑砂浆干燥的过程就是一个收缩的过程,砂浆配合比不合理、砂浆塞填不饱满、砌块没有用水充分润湿等因素都会造成灰缝裂缝。

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加强施工管理,要求施工工人严格按照标准施工,砌筑前一天对砌体进行充分洒水润湿;砌筑时保证灰浆饱满;砌筑时注意竖缝要错开排砖。

2.4窗框安装时不牢固,在长期的风压作用下晃动产生裂缝;(1)窗洞口在抹灰时没有按规范施工,窗洞上边没有设置滴水线,窗台处出现倒泛水;(2)窗框四周打密封胶时没有先清理干净,密封胶质量低劣等。

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是:(1)在结构阶段,保证窗的预留洞口几何尺寸的准确,严格按照土建图纸与门窗图纸尺寸加工门窗,在窗框安装时确保窗框尺寸与窗洞尺寸相适应,左右和进出尺寸准确,同时在固定窗框时确保固定窗框射钉(膨胀螺栓)的深度和数量;(2)用发泡剂填充窗框四周的空隙,先把墙面与窗框表面清理干净,打发泡剂必须填充密实,并在墙面层和窗框间留出6mm~8mm深的凹槽,该部分用硅胶填实;窗扇和玻璃连接用橡皮压条,压条压入窗框的深浅一致;(3)在窗洞上边做出鹰嘴滴水线,在窗台抹灰处向外找坡,确保窗台不积水;窗框下框开设排水孔,确保框内不积水;(4)窗户安装完毕,做好喷淋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5外墙各种穿墙洞容易引起渗水。建筑外墙经常会安装一些设备,在墙体上固定打膨胀螺栓,穿管打过墙洞口;水、电、暖等安装工程打墙洞或预留一些洞口;土建施工时搭脚手架形成一些过墙洞口;安装模板时穿墙螺杆形成的洞口等。这些洞口若施工不合格就很容易造成渗水。

处理措施:(1)所有施工过程中需要暂时留洞,以后又进行封闭的要在施工中分步处理。先对主体洞口堵实,再进行抹灰。脚手架洞口先在抹灰前用混凝土封堵密实再进行抹灰;混凝土墙面洞(如穿墙螺杆洞)应先用发泡剂注实洞口,外侧预留5厘米左右用防水砂浆封堵密实,最后进行大面积抹灰处理;(2)所有交工后需要预留的过墙洞,首先洞口形式上要外低里高,以免雨水倒灌进室内,洞口要做到光滑无开裂。在后期各种管道安装时要做到管道在墙外侧部分能形成自然外滴水形状;(3)各种设备固定用膨胀螺栓最好能打密封胶或者涂刷一些防水材料等,以免雨水顺着螺栓缝隙渗透到墙内。

3.厨房及卫生间渗水及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厨房和卫生间由于经常用水,地面较容易出现积水,若地面排水不畅、防水质量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防渗漏施工技术就派上了大用场,具体可以采取的手段有:

3.1在结构施工时,厨房及卫生间地面应做出高差,并保证装修完工后低于其它地面至少20mm,并按规定起坡坡向地漏位置,地漏低于相邻平面不少于10mm;

3.2严把材料关,控制各种厨卫设备及配件的质量标准,控制各种防水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三证齐全,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复试报告等。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后须进行通球试验,地面防水做好后要进行闭水试验;

4.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水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水也一直是常见的质量通病。目前,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一些柔性材料如高分子卷材,防水砂浆,涂料等新型防水材料作为预防和补救渗漏的方法,起到一定效果。具体防渗漏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如下:

(1)建筑工程在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工程地点地质环境情况及工程本身特点选择更具有防水功能的基础形式,做到建筑从先天条件尽可能杜绝渗漏可能;

(2)地下室外墙应根据房屋防水等级要求采用多道防水措施综合使用,比如护结构采用抗渗混凝土刚性防水和外贴防水卷材柔性防水相结合措施;

(3)施工缝处按照标准增加止水板,涂刷水泥基抗渗材料等措施;

(4)在地下室施工期间,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尽可能不留施工缝或者少留施工缝,减少渗水可能部位;时刻关注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合理安排防水材料施工节奏。

4.结语

造成房屋渗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建筑设计单位考虑选用合理的防排水设计方案,选用恰当的防水材料;施工单位则应该选用高素质施工队伍、制定合理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在使用阶段应告知业主或使用者合理居住使用、物业及时对建筑进行维护等。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日益发展以及建筑工程防渗漏预防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的完善和推广,相信在建筑工程管理者、设计者和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渗漏现象将会大为改观。

参考文献

[1]陈仲贤.浅谈砖砌体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09,(23).

[2]陈运涛,余舟.浅谈卷材屋面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才智,2009,(10).

[3]于政涛,李芝光.防止建筑外墙装饰抹灰裂缝产生的施工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

上一篇:探讨动态管理模式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索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