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导学法的生命力与操作

时间:2022-06-10 04:52:57

四步导学法的生命力与操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迫切需要建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四步导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和众多一线教师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科学高效教学法。四步导学法的主要内容是:定案、预习、导学、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四步导学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57-02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但由于受考试指挥棒和不良习惯的束缚,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仍然常见,体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得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往往更注重自身的活动设计,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科学过程和活动建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迫切需要建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教学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教学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些模式的创建大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进行的,在价值选择上,体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左摇右摆;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你进我退;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此消彼长;在教学策略上,体现了强迫灌输和自由学习的冷热参半。随着现代科学综合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教育理论研究愈来愈深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多种理论,多种模式进行整合,成为建构高效教学模式的一种新途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活动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科学过程和活动建构。

国外关于高效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高效教学的专题研究虽比国外起步晚,但研究内容与国外的研究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它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而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何高效学习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东庐、洋思、杜郎口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些学校的课堂大多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模式,一般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即10+30+5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要求很高,同时也不是任何教材、任何内容都能适用的。因而建构一种能普遍运用的高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求稳定、求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需要。

四步导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和众多一线教师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科学高效教学法。四步导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由定案、预习、导学、提升四部分组成。定案是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学习方案;预习是特色,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科学途径和良好习惯;导学是关键,教师围绕学案合作探究部分组织学生探究、质疑,最后帮助学生掌握听课要领,实现知识建构;提升是落脚点,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讲求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自主地学习,实现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四步导学法还改变了教师不重视教学效率的思想,转变以时间换效率的观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课前重预习,课堂上注重螺旋式的提炼升华。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使教学成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教学。

四步导学法的主要内容为:第一步定案。定案是指教师在上课前将教学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准备出来,并在上课前一天将教学内容以导学卷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导学卷原则上包括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几部分。定案是四步导学法的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教师要在挖掘教材上下功夫,特别要听取同头备课组中其他教师的建议,准备出高质量的便于应用于新教法的导学案及导学卷;第二步预习。预习是四步教学法中较传统教学法较为进步的一个环节。它能使学生上课前认真预习所学内容,带着问题进课堂,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科学途径和良好习惯。预习以能完成学案的预习部分为准;第三步导学。课堂导学是四步教学法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的颠覆式革命,也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部分。要求教师围绕学案合作探究部分组织学生探究、质疑,最后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第四步提升。提升是将前三个环节的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检测部分,包括当堂检测和课后检测。当堂检测安排在合作探究环节后,学生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完成当堂检测题目,课后检测为课后作业。以上四步都是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为落脚点。

四步导学法作为一种新的、不断完善的、实用的高效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方法和技术的指导过程中不能绝对化、一刀切,要鼓励变通和创造。四步导学法为教师在高效教学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步骤。教师参照这一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并进一步形成更为具体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四步导学法高效教学模式。同时还可形成与四步导学法高效教学模式相配套的典型课堂实录、典型教学设计、典型导学卷集和典型导学案集等,供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参考,为大家在高效教学方面提供宝贵丰富的资料。愿四步导学法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在教育改革的百花园中茁壮成长。

上一篇: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探索及借鉴 下一篇:校企合作的物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