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10 03:50:52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 目的:观察与分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组(即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且中医证候改善和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慢性心力衰竭;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示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40-0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病变所引起的心室负荷增加或者是心肌收缩力下降致使患者出现心脏排血量下降造成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种疾病,此类患者往往极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休克、心脏骤停、甚至死亡等现象[1];另外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达40%-60%[2],所以加强对该病的治疗研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是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郭文勤教授经五十年临床总结出来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经临床验证,有明显疗效,现将此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本院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Framingham诊断[3],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是其他原因而影响正常交流无法沟通者;②不能坚持服药者;③其他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及存在恶性肿瘤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同时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查阅6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0岁-85岁、平均年龄(68.00±1.00)岁,按照美国心脏协会标准将其心功能分级(即NYHA分级):Ⅲ级者48例、Ⅳ级者12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同时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照1:1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即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组(即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对两组患者诸如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此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另外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和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表》且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记录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给药方法、中医证候评分、6min步行试验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5]进行治疗,即⑴限制体力活动、给予充分休息。⑵祛除诱因、控制感染、吸氧、防治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对症处理及一般支持治疗等。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等西药。而试验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中药免煎剂),即附子2、红参2、桂枝4、猪苓2、白术2、泽泻3、麻黄1、葶苈子3、竹叶2、灯心草3、丹参3、赤芍2及大枣2,以上中药水冲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30分钟服用,连用四周为一疗程。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和Boston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即①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心功能提高2级上。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③无效:心功能改善不及l级、甚至恶化。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 )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秩和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注: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z=-14.26、p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分)

注: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相比t=28.92、p

2.3 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见表2所示。

表3 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

注: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分别相比p

3.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脏功能失代偿的一种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而造成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机体通过Frank-Starling机制、心肌肥厚和神经激素系统的变化等机制代偿,最终导致心肌损害和心室结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等生理病理不可逆性改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5年生存率不足50%)。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西医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为主,虽然降低了死亡率,但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此次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利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从表1中治疗效果可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且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p

参考文献

[1] Nadar S,Prasad N,Taylor RS.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cardiacfail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2005,9(3):204-206.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张子彬,TsangO,ChenDMD.充血性心力衰竭[S].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17-1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2,17 (4):248-263.

[6] 牟金亭,公方升,杜兰民.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458-459.

作者简介:王韶兵(1963-),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中医师承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心内科。

上一篇:硬膜外麻醉的几点临床体会 下一篇:产科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的诊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