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时间:2022-06-10 01:16:35

简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日渐紧缺,高层建筑成为常见的建筑形式。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但是高层建筑由于楼层比较多,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房建工程的数量增加、规模增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房屋建筑的舒适性、美观性和经济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趋势下,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不断得到深化,施工中所面临的技术要求也越为复杂。然而由于高层建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更新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解决人口激增与土地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一、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技术与档案管理、图纸会审、安全技术交底和“四新”技术应用等内容。对于不同的项目,应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实,在整体部署的前提下,协力合作而实现管理的目标。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基础性工作,应该提前明确重点,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重点。

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新形势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和施工水平。但是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仍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无完整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无法很好开展施工现场管理。此外,一些企业在中标之后就开始分包施工,而后便无施工技术管理,难以有效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因此,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成为现代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

高层建筑的施工,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筑、装修、设备安装等工程量都要增大,同时工序多,十多个专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配合十分复杂,同时,由于工程量大对施工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等。

2、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体量、面积大,需使用大量的材料、机具设备,品种繁多,采购量和运输量庞大。需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由此引起的施工场地狭小一般都是施工难点,如何有效分配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也可以考验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

高层建筑单栋工期一般要经历2~4年,平均2年左右,结构工期一般为5~10d一层,短则3d一层,常常是两班或三班作业,工期长而紧,且需进行冬、雨期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应有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才能缩短工期,减少费用。

4、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较深,大多1~4层地下室,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安全和技术上都很困难复杂,直接影响着工期和造价,采用新技术较多,如逆作法、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5、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一般为45~80m,部分甚至超过100m,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中要解决好高空材料、制品、机具设备、人员的垂直运输,合理地选用各种垂直运输机械,妥善安排好材料、设备和工人的上下班及运输问题,用水、用电、通讯问题,甚至垃圾的处理等问题,以提高工效。

6、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一般施工场地较窄,常采取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多,需要做好各种高空安全防护措施,通讯联络以及防水、防雷、防触电等。为保证施工操作和地面行人安全,不出各类安全事故,相应也要求增加安全措施费用。

7、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

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美化城市环境,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物立面装饰标准要求高;基础和地下室墙面、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和防水都要求不出现任何渗漏水,对土建、水、电、暖通、燃气、消防的材质和施工质量要求都相应提高,施工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特别是常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机具设备和各种工艺体系,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技术十分复杂。

8、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高层建筑标准层多,为了扩大施工面,加速工程进度,一般均采用多专业工种,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为提高工效,大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比一般建筑施工配合复杂,需要解决好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配合及纵横向各方面关系问题,以保证施工按计划节奏合理进行。

三、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要点

1、深基基础施工技术

1.1 桩一锚支挡体系: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创新之一就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对于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如果土质情况差、开挖深度大、坑壁岩石涌透性大时,往往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灌注桩加预知应力锚杆体系。采用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但是,这种施工体系由于难度较大,一般施工效率低下。

1.2 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用于临时支挡的桩、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柱以及地下室墙一体化后,实现支挡与承重结构一体化。一体化的承重与支挡系统既能够满足支挡的需要和承重要求,又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目前较为成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技术已经能够在完善的图纸中显示标注,而各单位也会通过自我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对施工设备、材料、工艺进行选择和应用,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这样的需求下更显得明确和规范,并且正趋于更完善与成熟。

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施工中,我们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一般需要加入粉煤灰,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了其坍落的可能性。如果是楼板混凝土的话,一般需要加入聚丙稀防裂纤维,避免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一般都是使用输送泵进行垂直运输。如果运输过程时间过长或者受温度影响,造成拌合物出现了分层的现象的话,我们一般需要将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并检查它的坍落度,必须是所得到的数据均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将混凝土进行施工。第二个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必须首先在一个部位浇筑,待其达到标高,形成扇形流动的混凝土斜坡面后再进行浇筑。其次,混凝土必须是连续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必休息时间要短。最后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水平度。

3、钢筋以及模版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工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种类较多,根据钢筋的直径大小分有钢筋、钢丝和钢绞线三类;根据钢筋的生产工艺不同,钢筋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冷加工钢筋等;根据钢筋的化学成分不同,可以分为低碳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钢筋工程主要包括:钢筋的进场检验、加工、成型和绑扎安装,以及钢筋的冷加工和连接等工作。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形用的模型工具。模板系统包括模板、支撑和紧固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一般包括模板的选材、选型、设计、制作、安装、拆除和修整。模板及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要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以及相互置的准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力求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接缝要严密不漏浆;模板选材要经济适用,尽可能降低模板的施工费用

4、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现代高层房屋建筑对电气工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随着各类电气设备的大量使用,用户中也出现了耗电量大、电路复杂、铺设难度大的各类电气设备。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可以事先调查用户的使用电气情况,然后根据调查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路布设方案,避免电气工程布设的浪费和降低施工的难度。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人口密度大,用电设备多,电气使用时间集中,所以,施工方应该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且质量较好的电气材料,避免出现事故。

5、高层建筑节能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外墙墙体施工中,砖承重墙施工的砌筑方式通常采用整砖平砌,在设置过程中,孔洞应该垂直于下部,并且长圆还应该顺着墙长方向进行标准化设置。在施工中,不能对空心砖进行砍凿,如果空心砖长度小于完整的砖,可以采用实心砖进行外砌。要明确实心砖的砌筑位置以及墙洞内部的预埋件和管道等位置,在砌筑时不能凿孔或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孔,应该采取留出和预埋措施,来避免外墙体的密实度达不到标准或有冷热桥情况出现。在进行空气砌块墙体施工环节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高层房屋建设的标准和施工设计图等参考资料对砌块排列图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对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要考虑周全,提出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预防和解决。

结束语

总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促进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章笑天.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2(10):1099+202.

[2]薛棋.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176.

[3]吴立昊. 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会[J]. 中华民居,2014(04):345-346.

上一篇:开关柜结构设计与制造的分析与实践 下一篇:旱作节水农业是发展西北干旱区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