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时间:2022-06-09 09:55:33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紧紧围绕“转作风、重服务、促就业、保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各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努力推进全县全民就业再就业工程,认真抓好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企业用工帮扶和就业促进工作,有效促进了东山县城乡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落实东山县委、县政府“效能建设大提升”活动的要求,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注重抓好单位职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纪律。规范接待办事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增强执行力,积极营造热情、文明、温馨、高效地为民办事服务氛围。按照“县有窗口、乡镇有站所、村组有专人”的要求,在全县成立了7个劳动保障事务所、16个社区劳动保障平台、61个村级劳务站,做到了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组织,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目标任务,配备了电脑、传真、打印机等办公设施。规范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制度,理顺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程序。在社区就业平台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置便民、快捷的就业服务窗口,来满足群众办事的需求。

二、以宣传政策为手段,营造良好促进就业氛围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通过网络、宣传栏、标语、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结合“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春风行动”,下基层走村入户或大型招聘会期间,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失业保险条例》和就业优惠政策,解答各类人员提出的问题,使他们了解、掌握政策,转变择业观念,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同时,通过和劳动监察工作人员上门宣传的方法,把失业保险政策宣传到企业及员工,提高企业法人和职工的参保意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以扩面征缴为重点,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工作

一是统一核定,规范运作。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征缴台账,确保应保尽保,统一核定了年度参保人数和征缴计划,做到参保人数、缴费基数、计征时间三统一。二是密切配合,加强征缴。定期与地税、财政部门沟通,掌握全县失业保险费征缴进度,针对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征缴难度大的情况,抽调专人深入单位进行催缴。2013年共征缴失业保险金714万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任务。三是按规定政策审核发放。严格审核单位参保及缴费情况,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认真核定其待遇标准,完善划拨手续和申领程序。2013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21人,发放失业金494万元(其中包含发放医疗保险费90万元)。四是加强管理,完善内控制度。以省厅社保基金专项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内控管理,完善了失业保险基金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顺利通过省级专项检查,基金安全管理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四、以农民工就地就业为目标,积极帮扶

企业招聘

为了达到企业稳定用工和农民工就地就业的双赢目标,今年春节期间,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有利时机,布置做好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活动宣传等前期筹备工作,于2月17日在西埔镇双馨家园广场和铜陵镇黄道周广场同时举办“春风行动”用工招聘会活动,共有36家企业参与招聘并提供1600多个就业岗位,到场求职人员3000多人,现场约有1200多人达成初步招聘意向,为缺工企业解决了1000多个缺工岗位,有效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此外,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还主动与重点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联系,为其提供用工帮扶和服务,充分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先后为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重点帮扶,基本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五、以社保补贴发放为重点,积极落实就业政策

做好落实再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积极做好政策宣传,研究制定社保补贴具体操作程序,并按规定提高社保补贴标准,同时与地税部门、医保中心沟通协调,简化申请办理流程和材料提供,提高办事效率。2011年以来,累计发放社保补贴139万元,惠及2040人(次),使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对象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六、加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一是调整充实协理员工作队伍。对因年龄、文化程度等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协理员进行调整充实。二是提升协理员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扎实掌握新时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组织新聘协理员参加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考试,有效提升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能力水平。三是开展劳动保障协理员走进规模企业活动。通过组织劳动保障协理员深入企业,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保障基层平台互动交流工作,进一步提升协理员服务水平。四是保障协理员权益。切实将基层平台建设优先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将基层平台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已聘用符合条件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确保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促进队伍的稳定。

七、以技能培训为抓手,全力做好就业民生工程

职业技能培训是省、市民生工程。为此,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力度,成立培训工作小组,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培训工作。结合东山县主导产业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继续坚持以县劳动就业中心为主导,联合劳动培训中心,依托镇、社区基层平台协调组织,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各种类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在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有效发挥职业培训促就业、稳定就业的作用。

(作者单位: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上一篇:厦门大学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下一篇:个性化定制:红酒市场的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