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之协调

时间:2022-06-09 06:52: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美术类专业大学生,在社会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备不同的心理特征,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问题:(一)高考生对美术专业的选择,除了对美术的喜爱外,还必须具备学美术的一种特质“静”,如果缺乏这种特质那就很难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但是如果在这方面有“静”得过头的倾向,如:由于专业 “静”的特性而导致与人打交道缺乏主动性。如不科学地调适,自闭心理现象严重,有些毕业生在应聘时自我展示相当困难,招聘单位无法满意而迟迟不能就业;(二)学习方面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美术类学生大多从初中的时候起就开始以学习专业为主而文化学习为辅,而美术设计和创造又恰恰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没有文化的基础,就理解能力差,就难产生灵感,就更难有艺术的创造性。这样,学生抑郁、焦虑、厌学的心理就产生了;(三)还有个别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动员那些文化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来学习美术,因此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并不是很感兴趣,进入大学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他们无法进入学习状况,专业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因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那我们怎样来帮助和引导这批特殊的艺术生群体呢?体育教学、社团活动、心理游戏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体育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2)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爱好与技能的广阔舞台,其方式灵活,活动内容丰富,一个成员众多的社团就如一个小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很频繁,这对成员之间交往能力与技能学习的培养无疑就更为充分,也能帮助成员实现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3)心理游戏使学生沉浸在其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从以上情况看,就弥补过于“静”而带来的不足,而这样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达到“动”与“静”之 协调。正因为体育课教育、社团活动、心理游戏等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心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体育课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的交替,降低疲劳感,提高专业、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阳光状态。特别是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有一位室内设计专业的同学告诉我:“参加体育课的锻炼以来,我不但身体素质好了,而且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确实,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传导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会产生不同的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作用。焦虑和抑郁是美术学生入学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教学过程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从而有目的来改善和调解美术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有一位贫困生刚开始来学校的时候,很不爱说话,经了解是因为家贫很自卑、也很抑郁。但是,当他在一次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当同学向他投来羡慕眼光时,他的自信心大增!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例如,短跑动作幅度大,频率快,摆腿高,上下肢协调配合,有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如,排球比赛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把球打到对方范围内,又要接住对方扣球等,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和灵活配合,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合作、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在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对成功与失败又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就显然而见了。

二、社团活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丁赞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是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变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 人与人交往是重要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的核心,人的社会心理正是在人际沟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共振,是通过互动在人际沟通中形成的。而现在的居住环境的封闭,再加上大学生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本来生活的圈子狭小,尤其学美术“静”的特点,他们主动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相对差些,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学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社团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团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在活动中要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冲突,这对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影响。我们系有名女学生是从北方来的,由于不习惯南方的生活,又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正因为与同学沟通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矛盾,她内心很孤独。老师发现后,多次与她亲切交谈,找出她不适应的原因所在,并鼓励她多参加社团活动,这位同学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后,她参加了一个“爱心社团”的活动,在几次献爱心的活动中,看到了她那忙碌的身影,整个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终于很投入地融入了集体当中。

三、心理游戏,让学生懂得自助、助人,自信、信人。

心理研究专家经常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如:《瞎子走路》两人一组,(如A与B)A先用布蒙上眼睛,B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向左手拐……”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盲人和引路人都会在活动中对人际关系交往的技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们会谈论出很多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达到了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提高的目的。

又如团队游戏《打结》将小组分成人数对等的队伍,理想的人数是每队8人,但6人或10人也可以。将队伍安排在一个大致的圆中大家向前看。每个人都在走到圆中时用右手握住对面的人同时握住另一个人的左手,这样整个队伍就打成一个结了。练习的目的是打开这个结,让队伍成圆形。在练习中他们可以调整握手的方式,但不能松开手。 打结非常有助于促进队伍思想的交流和队伍间的接触(活动中会有大量的笑声和队员的呐喊)。通过身体的接触,能有效地打破彼此隔阂,并帮助每个人通过对方的结口。

这样通过一系列轻松、好玩的游戏来对参赛者进行考验,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的互助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懂得自助、助人,自信、信人!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其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样的活动不仅愉悦了身心,而且也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心理知识。

因此, 有了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就能坦然地应对所有的挫折与荣耀。奥林匹克运动不是一项光靠体力,光靠苦练蛮干就可以取胜的事情,它是体力、智慧、心理素质和性格等多方面完美结合的过程。学习美术这个专业同样也是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静”的一面,而且也决不能忽视“动”的一面,只有动与静协调发展,才能身心之和谐,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合格美术人才。

上一篇:舞蹈艺术编创漫谈 下一篇:艺术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