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浅见

时间:2022-06-09 06:41:04

关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浅见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 开展;合作;方式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和学困生1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堂学的任务和目标,只有明确地提出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分工协作。如大单元教学《报纸报道的比较阅读》第三课时,上课之初,我便出示了这节课总的学习目标:找到两篇报道的不同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接下来,为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我将学习任务和步骤分解:1.默读两篇报道,思考两篇报道的不同之处。2.用与上节课不同颜色的笔在报道中画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标出序号。3.组内交流两篇报道的不同之处,梳理出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不同意见。4.梳理两篇报道的不同之处,用序号填写在学习卡片三上。5.想一想,这些不同之处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的不同。将两篇报道的不同之处归类,填写学习卡片。6.组内交流两篇报道的不同点,修改并完善自己填写的学习卡片。 这些教学环节看似繁琐,但降低了每一环节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跳一跳,够得到”,每一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体会成功的乐趣,组内同学和组际同学通过合作、交流,互相修正、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方法指导,提升“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与指导,对学生创造的好方法给与鼓励和推广。在每学期初,我都按照本学习的学习任务制定小组跟踪观察和指导的计划,给每个小组相等的指导时间,并在课堂中按计划观察各个小组学习的情况。指导的方法可以是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为小组学习的顺序、方法、态度等出谋划策、规范引导;也可以针对组内一两个有问题的学生给与支援指导;可以再课堂上解决,亦可在课后约谈,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全班讨论解决。当有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亮点时,我会让其他小组观摩这个小组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其他组按照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革。小组学习是集体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塑造集体凝聚力的有利契机,在竞争与合作中,我和孩子们在不断成长。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以上做法只是我个人的浅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提示

小组学习技巧提示

交流:

①我们轮流发言,每个人都有机会。

②我们能够自然、大方地进行交流,不躲避发言。

③我们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④我们尊重彼此的想法,适时肯定别人。

⑤我们能用恰当的语言指出别人的错误或是提出疑惑。

⑥我们在交流时能自觉控制音量。

⑦我们在交流时能自觉控制和遵守时间。

倾听:

①我们互相倾听彼此的想法。

②倾听别人,我们静悄悄。

③倾听别人,我们不打断。

④倾听别人,我们有思考。

⑤倾听别人,我们有记录。

⑥倾听时,我们勇于质疑。

梳理:

①梳理时,我们能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归类。

②梳理时,我们能够相互补充。

③梳理时,我们能做到快速,不拖沓。

④梳理时,我们能有意识地进行汇报时的分工。

汇报:

①汇报时,我们能大方地走到讲台前。

②汇报时,我们轮流发言。

③汇报时,我们声音洪量。

④汇报时,我们衔接紧凑、配合默契。

⑤我们能用流畅的语言清晰地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

⑥我们在汇报时善于与其他小组同学有效互动。(质疑、解惑、讨论)

作者简介:袁丽敏,东北师大附属小学,五年组教师,研究方向:合作学习的方式。

上一篇:贵阳城市道路工程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4G―广东无线城市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