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四类”教师

时间:2022-06-09 01:12:20

《西游记》与“四类”教师

一日,一同事与笔者谈起了教师中的四种人,听完后,笔者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西天取经的那四个人吗?”后来,笔者越琢磨越有意思,现戏说一番,愿能博君一笑:

第一类,唐僧型。 唐僧在师徒四人的取经事业中资历最老。他有理想,有信念,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所以,虽是肉体凡胎,没有一点武功,只有少许法力(念紧箍咒),但由于信念的坚定,尽管西行路上千难万险,甚至几度险些丧命,但只要能一路向西,取得真经,唐僧从不犹豫,百折不挠。

在学校里,也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中又以老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有较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念;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崇尚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他们严守校规,工作中规中矩、任劳任怨。但他们也有不足,比如,认为自己资历老,过分珍惜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害怕教学改革中的失败影响自己一生的清誉等等。最后的表现常常是课堂改革效果不佳;与学生代沟较深,不太受学生欢迎等。

笔者认为这类教师需要向年轻人学习,要转变观念,保持阳光、向上的心态;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思想;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让生命焕发第二次青春。

第二类,猪八戒型。 猪八戒的形象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笑点。他的本领仅次于孙悟空,能化斋探路,协助孙悟空除妖精。但他取经的信念一直不坚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想起高老庄,想到散伙,想放弃取经事业;他的追求层次也低,贪吃贪色。在他身上,神性仙性很少,人性的劣根居多,私心很重。

在学校里也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以部分中老年教师居多。这些教师头脑灵活,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但是他们没有把教育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充其量是一种解决温饱的谋生手段。对于安排的教学任务,他们“当天和尚撞天钟”地应付着,也许不会是最差的,但绝不会是最好的。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头脑灵活,有能力、有精力,所以闲暇之余,常常搞点副业,挣点外快,添补家用。

平心而论,这部分教师有能力,有水平;如果能改变观念,重树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少点私心私利,多点敬业精神,他们就会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第三类,沙和尚型。沙和尚是加入“取经组织”最晚的一个,资历最浅,本领也最差,但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信念坚定。在《西游记》里,沙和尚最常说的就这几句话:“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傅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在令人好笑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在团队里,沙和尚总是缺乏独立性,没有“闯”劲,不能独自承担重大任务,总是自觉地把自己放到次要地位,依附性强。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进入到“沙和尚”的行列,这些教师刚刚由学生变身为教师,在工作团队中资历最浅,经验最少,教育教学能力也较低,难免多向老教师请教,这无可厚非。但是老教师的意见只是参考,在听取“要这样做”的同时,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等。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不断深入地反思、总结,要敢于创新,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早日独当一面。如果工作了三五年,还没有脱离“沙和尚”的行列,那就成了“断不了奶的孩子”,就要好好反思反思了。

第四类,孙悟空型。孙悟空是整部《西游记》的“男一号”,他本领高强,信念坚定;他勇于斗争,有胆、有才、有远见;他追求自由、民主,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遇到艰险,迎难而上,不畏强权与暴力。

孙悟空类型的教师多以中年教师为主。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能力强,水平高,基本功扎实;他们把教育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干工作不计得失,常被人称作“拼命三郎”。他们更为看重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享受着学生、班级在自己努力下发生的进步,他们是为学校争光添彩的一族。

但这些教师也有不足,学校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对团队建设、人情世故漠不关心,情商低,不合群。其嘴边常说的话是“凭真本事吃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就得了,搞那些虚头八脑的没用!”让领导又是喜爱又是头疼。不过,一个学校有一二个这样的老师,确实是学校的一件幸事,有远见的校长,一般都对这类教师给予更多的包容与肯定。

孙悟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我们教师毕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要生活在一个团队里。孙悟空型的教师还是要注意团队和谐,在拼命工作的同时,要对生活、对同伴投入更多的热情。要知道:人活着,除了工作,还有很多更为精彩、更有意思的东西,做一个事业与生活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让同事、让自己都更幸福些。

上述的四类人各有各的长处,但都有自己的不足,他们的“西行之路”距“真经”都还有一段距离。每类人都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加强内功的修炼,才能修成正果。

(作者单位:河北涿州市双塔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下一篇:名师课堂,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