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09 07:03:19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临床观察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过期流产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069-01

过期流产是指宫内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未及时排出[1]。过去,采用刮宫或利凡诺引产的方法,并发症多,且处理多较困难。本院对35例过期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对35例过期流产患者采用配伍方法进行药物流产:①年龄21-36岁;②未产妇20例,经产妇15例,无剖宫产史;③停经8-26周;④子宫大小均小于停经月份;⑤B超提示胚胎已停止发育;⑥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正常;⑦无药物禁忌证。

1.2 方法

口服米非司酮50 mg, 1次/12 h,连续服用2 d(服药前后各禁食2 h,少量温开水送服),第3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两药均由上海华联医药公司生产。

1.3 疗效标准

①完全流产:服米索前列醇后24 h内妊娠物完全排出,阴道出血少,7 d后B超检查无宫腔内残留物。②不完全流产:服米索前列醇后24 h内妊娠物未完全排出,阴道出血持续多于月经量,立即清宫,可见残留胚胎组织。③服米索前列醇后24 h内无或极少量阴道出血,无妊娠物排出,行清宫术,可见妊娠物。

2 结果

2.1 疗效情况

完全流产29例,占82.9% ;不完全流产2例,占5.7%;失败4例。

2.2 出血量及清宫术中情况

完全流产者,在妊娠物排出前,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量,但妊娠物排出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总出血量约70-140 ml, 出血时间7-10 d。不全流产者,流产前阴道出血少,妊娠物排出缓慢,流产时阴道出血多,大于月经量,且呈阵发性加重,伴大血块,估计出血量大于200 ml,立即清宫,术后1-3 d阴道出血停止。失败者行清宫术,失血少,术后3 d阴道出血停止。施清宫术的6例患者,术中不需再扩张宫颈,直接用6号或7号吸管清宫或7号刮匙搔刮,且术中组织易于搔刮,出血不多,约20-50 ml,术中无人流综合征发生,且一次清宫成功,术后无宫颈粘连。

2.3 副反应

服药后只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均能耐受。

3 讨论

过期流产时,胚胎组织滞留宫腔,往往机化,与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有报道[2]胚胎或胎儿死亡滞留宫内4周,易发生死胎综合征(IUFD),造成不易控制的产后出血,危及孕妇生命,故胚胎或胎儿宫内死亡一旦确诊,应尽快清除胎物。

杨俊杰认为[3]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与蜕膜变化,并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促使宫颈软化,子宫收缩。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类似物,可使子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也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两者配伍更加发挥了前列腺素的作用,促使宫内妊娠物排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有软化宫颈、扩张宫口的作用,药物流产失败清宫时,避免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且避免了术后宫颈宫腔的粘连。

本组病例中应用配伍方法治疗过期流产,阴道出血少,完全流产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去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李荷莲.妇产科学(7年制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

[2]辛晓燕.死胎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4):208.

[3]杨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22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3):147.

(收稿日期:2007-03-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羊水栓塞的病因与早期预防 下一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