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6-09 05:33:03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3)6-0116-03

[摘要]乳腺癌是一种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是妇女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乳腺癌患者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而手术后的女性,多数对患侧上肢造成了不同程度得功能障碍和形态上的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术后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做一综述。

[关键词]健康教育;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

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三十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居恶性肿瘤前几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对于乳腺癌治疗,不仅考虑到术后生存时间,而且要考虑到乳腺切除术对患者身体完整性破坏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使得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目标为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1.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1教育的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进行分阶段口头讲解、发放宣传知识册,并通过多媒体进行传教,例如床边电视机播放教育片、院内海报张贴健康教育知识及益处等。尽可能通过多途径、全面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1.2教育的内容

在进行术后各项常规基础指导的同时,给予乳腺癌患者心理、饮食、社会及家庭支持,并且预防患侧上肢水肿、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化疗知识宣传、出院后健康教育等。并同时进行家属的心理干预,增强家属的应对能力。

1.2.1心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化疗时间长,化疗药物对患者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往往患者会产生各种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和失望等。肖平等报道说,对于术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心理干预,可采取心理护理、增强自信心、指导性心理意向疗法、音乐疗法、有氧运动以及社会心理支持。而对患者家属也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疗法,以降低家属的不良情绪。

1.2.2预防患侧上肢水肿

乳腺癌进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为手术过程中创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侧上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并放于胸腹部。在进行健康时,告知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意义,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间,如患侧上肢的旋转、环转、后伸、外展运动等。

1.2.3化疗知识宣传

患者术后进行化疗时,医生或护士应对患者详细讲解化疗的目的,并且将有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出现毒副反应之后的自我护理方法,并鼓励患者继续加强术后功能锻炼。

1.2.4出院后健康教育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教育,不仅术后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要做好,还要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为家庭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家庭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给予情感上的鼓励与支持,社会也要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和一定的支持。与此同时,乳腺癌患者出院之后,家属要协助患者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树立其基本理念,构建和完善有效的知识体系,积极鼓励患者主动寻求和利用合法的、有效的社会支持能源,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可以使其摆正心态,不再有不良情绪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此外,作为社区成员之一,社区负责人应积极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健康教育,为其创造一种正向具有支持性的环境,从而提高社会对乳腺癌患者的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2.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由于乳腺癌手术过程中采取乳腺切除使得,术后乳腺形态改变。术后进行化疗过程中,由于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也可造成患者身体和心理的损伤,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使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如焦虑、忧郁、自卑和恐惧等,这些不良内心情绪可直接导致患者对术后生活失去信心,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生存率造成了严重影响。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后,对患侧淋巴结进行清扫,导致患肢活动受限,从而造成功能障碍和ADL降低。术后及时给予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使肌纤维变粗,增加关节滑液的分泌量,可有效预防患肢的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痉僵。积极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有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有助于ADL的升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乳腺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因为随着乳腺外科诊疗的发展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已不再作为衡量手术治疗效果的唯一指标,术后人们的生存质量是否能得到改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作为整体治疗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的治疗方案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中应注意对年轻患者心理因素的评估,华路敏报道中说,患者的年龄与适应性不满程度呈负相关,表示年龄越小,患者的适应性不满程度越高。因此,年轻女性的护理干预工作,必须更加引起注意。做好年轻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其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针对该患者应对方式,使其获得家属、朋友及社会的帮助,让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术后化疗期,以及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最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消极情绪、抑郁状态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术后应积极开展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图改善其不安、消极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的文化素质及护士采用的沟通方式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文化素质与水平,因人而异地选择沟通方式,避免采取专业术语,多用常用语,简明扼要的向患者解释术后各种注意事项。

3.文献回顾

张红霞资料显示,乳腺癌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婚姻及家庭的配合是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供心理护理及精神支持,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王俊等资料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实施系统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曹晓萍等资料表明,对乳腺癌患者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毛永玲也表示,在给予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之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小结

综上所述,为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使其有信心进行术后的化疗,出院后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和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对患者的家属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工作对从事肿瘤专科治疗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上一篇:崔雪涛新水墨时代来临 下一篇:丹东市某人防工程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