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紧急仲裁员制度

时间:2022-06-09 02:19:50

浅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紧急仲裁员制度

一、紧急仲裁员制度概论

(一)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出现背景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实质是临时措施的问题,它解决的是“在仲裁庭组建前,当事人如何向仲裁机构申请临时救济”的问题。因此,在讨论紧急仲裁员制度之前,笔者拟先对临时措施进行一个概括的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主要是指在国际商事仲裁的最终裁决作出之前,由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仲裁案件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为保证仲裁裁决的顺利作出和执行,就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或持有的证据或正在从事的行为等采取的临时性强制措施。①按时间分类,临时措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仲裁中临时措施,即临时措施的时间仅限于仲裁程序开始后已组成仲裁庭至仲裁最终裁决作出之前;另一种是仲裁前临时措施,即临时措施的时间在仲裁程序开始前。

………

1.2 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权分配模式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实质是临时措施的问题,根据各国仲裁立法及各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来看,临时措施的权分配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法院专属模式。该模式主要强调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因此无论是仲裁机构还是仲裁庭都无权该措施,而法院则是该措施的唯一主体。这种模式以意大利、奥地利和我国为代表,如 1994 年《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第 818 条规定,“仲裁庭本身不得扣押财产,也不得采用其他临时保护措施”;第二种是仲裁庭和法院并存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临时措施权力分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事争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或仲裁庭申请临时措施,但向不同的主体申请临时措施的时间有所差别。按照大多国家仲裁立法来看,当事人只能在仲裁庭组建后,向仲裁庭申请临时措施。若想要申请仲裁前临时措施,则只能向法院申请。那么这时候,便出现了本文前言中所提到的问题,即在不希望法院参与的前提下,当事人无法申请仲裁前临时措施。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紧急仲裁员”制度,即是为了解决在仲裁庭和法院并存模式下,当事人无法向仲裁庭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前临时措施的问题。为了解决在法院和仲裁庭临时措施权并存的模式下,如何向仲裁庭申请仲裁前临时措施的这一问题,国际上一些仲裁机构也曾做了一些努力。1990 年,国际商会仲裁院(以下简称”ICC”)了“仲裁前裁判员制度(the Pre-ArbitralReferee)”。该制度是为处理仲裁庭组建前发生的一些紧急情况而设的,与本文所要介绍的紧急仲裁员制度不同,该指引的相关规则并没有规定在 ICC 的仲裁规则之中,而是自成体系,但该制度的适用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国际争端解决中心(以下简称”ICDR”)和美国仲裁协会(以下简称”AAA”)也颁布了类似于”thePre-Arbitral Referee”的制度,但似乎也不受到争议当事人的青睐。①2006 年,ICDR 修改了其仲裁规则,在 37 条中作出了“关于当事人如何向仲裁庭申请仲裁前临时措施”的规定,这是紧急仲裁员制度第一次出>!

………

二、紧急仲裁员制度的运行及执行问题

(一)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运行程序介绍

关于紧急仲裁的申请时间,总结目前几大主要国际仲裁机构的规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在向仲裁机构提交争议案件之后(或同时),才能向机构申请紧急仲裁,如,《SIAC2010 新仲裁规则》附件一,第 1 条,“当事人需要紧急救济的,可以申请紧急临时救济。当事人在提交仲裁通知书的同时,或者在提交仲裁通知之后、仲裁庭组成之前,应当提交紧急救济书面申请”;另一种是在将案件仲裁申请提交到仲裁机构之前,即可向相关的仲裁机构申请临时措施,如,《ICC2012 新仲裁规则》附件四,第 1 条第 6 款,“除非紧急仲裁员认定有必要采用更长的时限,否则,在秘书处收到请求书后十日内,如果秘书处未能收到请求人交付的仲裁申请书,则院长应终止紧急仲裁员程序”。

………

2. 申请紧急仲裁需达到的标准及其判定主体

紧急仲裁,顾名思义,必须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当事人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但何为“紧急”?不同的仲裁规则规定不尽相同,《ICC2012 仲裁规则》第 29 条规定,”’any party that needs urgent interim or conservatory measures thatcannot await the constitution of an arbitral tribunal’ may apply.” ICDR 则规定,“ in need of emergency relief ”。ACICA 则在其仲裁规则第 28 条第 3 款给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当事人若想要申请紧急仲裁,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irreparable harm is likely to result if the measure is not ordered; b. such harmsubstantially outweighs the harm likely to result to the party affected by the measureif it is granted; -and c. there is a reasonable possibility that the requesting party willsucceed on the merits”. 比较目前国际上几大商事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可看出,对于紧急仲裁员制度的规定大同小异,其中有个细微的差异便是体现在对“紧急状态”的判定主体上。例如,《SIAC2010 仲裁规则》附件一第 2 条规定,“在主簿收到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及其缴费之日起一个营业日内,主席决定仲裁中心应当接受申请的,应当进行指定紧急仲裁员。”由此条规定可看出,新加坡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对于案件的紧急状态的判定主体是该机构的主席。但 ICC 和 SCC 等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却没有这样的规定,只是规定了紧急仲裁员在决定是否临时措施的问题上,拥有和正式仲裁庭一样的权力。

上一篇: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刑法主观方面之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