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学科整合点 提高教学实效性

时间:2022-06-09 01:46:35

找准学科整合点 提高教学实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资料证明,人在学习、汲取外界知识时,通过听觉和视觉所获得的信息占94%,这一数字阐明了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丰富语文学习情境,增加学习信息量,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充实语文教学的内涵等等。尽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长处很多,但它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材,不顾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刻意追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过多创设动态画面、音响来制造氛围,无疑会弱化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怎样寻找到二者的最佳整合点呢?

抓住进入教学情境的时机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集中的,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比如音乐导入:在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能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教《十里长街送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哀乐,立刻把师生的心揪紧了,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心情的悲伤、沉痛。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篇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难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多媒体参与教学,就能打破这种时空的界限,通过课件的运用,把这些过去的或无法亲听亲历的事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像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一上课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然后用语言帮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串线——以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安徽的黄山,欣赏那里的奇石;到过贵州,感受过黄果树瀑布的壮丽;还去了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甚至去了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今天,我们就回到家乡东北,这里有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那就是小兴安岭。这样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使他们带着好奇与向往走进了课文,对写景文章充满极大的阅读热情。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导入环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渲染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去体会,从而激发产生情感。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相信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一定会是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画面。但由于年代的不同,学生很难想象与感受当时那震撼人心的一幕。一位老师以此为切入点,播放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战斗的场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感受战斗的激烈与悲壮,之后再配以一首悲壮的音乐,引读课文,此刻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课堂上再现了壮士们豪迈的口号声,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抓住突破教学难点的时机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须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教学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一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如果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再现课文内容画图,便可化抽象为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明白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对于文中的“超声波” “障碍物” “反射” “无线电波”等略为抽象的词汇,学生因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较难去理解和把握。于是在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难点时,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生动的动感画面清晰地展示出“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这一复杂过程,边演示边加以适当地解说,在视觉形象作用下,学生清晰感受作者准确的科学语言,思路豁然开朗,原先的障碍一扫而光了。这样做缩短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并且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抓住感情需求的有利时机

在教学历史题材《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 “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教师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抓住理解需求的有利时机

《七律·长征》一课,因为长征离现在年代较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也比较模糊,所以学生在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就有困难。特别是对用“暖”和“寒”,学生不明白。我们知道“暖”指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不费一兵一卒,不放一枪一炮,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寒”指的是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抢夺泸定桥时,所付出的血的代价。可学生不懂,那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教师从网上下载“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资料、图片和视频文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够真切感受那个战火纷飞的场景,了解长征途中两次惊险、激烈的战斗。在此基础上,学生回过头来再来理解这两句诗就容易多了。

抓住开展语言训练的时机

抓住语言训练的时机使略显枯燥的语言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学习“豌豆妈妈的好办法”时,教师先出示“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让学生读,再去掉“啪的一声”和“蹦跳着”,让学生再读,通过比较,感觉哪一句好,好在哪里,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领悟象声词、形容词的生动形象,而多媒体的省时高效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是教师用语言所无法代替的。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又出示了一节填空形式的的诗,让学生结合课前和课上占有的资料来自创,学生热情高涨,轻松地当了一把小作家。在课后研讨时,团队还建议可以在引导要求背诵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语段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语言训练借助了多媒体,让我们的教师更轻松,学生学起来更愉快了。

抓住内外结合拓展延伸的时机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要做到这点,就须要运用多媒体。

在讲授《触摸春天》一课时,教师以文本阅读为基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在讲解重点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播放《千手观音》。在音乐中,教师动情地说:“这是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人,他们听不见音乐,但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他们优美的舞姿,感动了全中国,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通过她补充的这个资料,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才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下一篇:“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