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菊芳: 民间诊所应纳入分级医疗体系

时间:2022-06-09 01:35:45

雷菊芳: 民间诊所应纳入分级医疗体系

让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就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疾病诊治,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根本目标,也是健全农村分级诊疗体系的一项根本任务,关系到医改的最终成果。但广大农牧区村医的现状是,越是偏远欠发达地区,越是缺医少药的地区,村医受专业教育程度越低,且没有像样的医疗设施条件,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小病拖成大病也是常见病、高发病的原因之一。基于这种状况,已有一些民间组织和慈善组织投入资金和人力自发地在偏远和民族地区捐建传统医学校,培养乡村医生,捐建比较完备的诊所,这是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基层医疗非常好的方向,是慈善事业为身处困境者提供社会关爱和温暖的具有时效和长远价值的项目,也是中国式办法解决国民医保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途径之一。

但是,这些民间机构捐建的诊所在一些地区(即便在边远地区)不能被列入基层医疗体系,因此不能进入新农合的报销体系,村医也不能享有国家补助和地方补助,使捐建者长期负担村医费用和设施更新费用,影响捐建者继续扩展项目的积极性。另外,捐建诊所的村医即便医术较好、乡民认可,但诊所不能报销药费,无法吸引更多的村民前来就诊,不仅限制了村医的收入,而且也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建议,由国家卫计委在相关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中明确将民间组织和慈善基金机构捐建的乡村诊所一并纳入,并给予这些诊所新农合报销的公平待遇,对符合条件的村医也一视同仁,让其享有国家补贴和地区补贴。另外建立乡村医生准入标准和考核体系。未来几年和几十年,村医的人数会逐步增多,社会力量的捐赠也日益壮大,这将是可喜的局面。因此,应该制定村医资格准入办法和年度考核办法,使乡村医生成为一个能进能出的动态体系,那些不具备良好医术能力的应予以淘汰,不能将体系内村医又搞成铁饭碗、大锅饭,应靠每年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考评和乡民对其诊治能力和服务态度的认可(如以每年治疗服务人数来比较和认定),使其靠能力享有村医应得的补贴和职业尊重,同时产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动力。

雷菊芳委员还建议,国家卫计委应出台鼓励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到乡村、到民族地区捐建诊所的政策;同时应设立社会捐建基层医疗的表彰专项,向全社会传播中国式、民族化乡村办医,健康全民的理念和价值,表彰其中的优秀项目和案例,形成面向基层和扶贫地区治病济困的社会风尚,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作出贡献。

上一篇:从意大利语学习看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 下一篇:区域热水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