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则无“天”

时间:2022-06-09 01:16:04

我们学校是一所省重点完全中学。我刚参加工作时,从事过五年的高中教学,后因工作需要,让我到初中从事管理兼教学工作。几年的初中教学,我对许多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尤其是对语法教学,感触颇多,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翻阅近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在考试说明中有这样几项考试内容明确涉及了语法:1.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另外,文言文翻译、语言运用等题型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语法。

依据这个标准,在进行苏教版七年级课文《寓言二则》(初中第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我给学生适当地补充了必要的语法知识。例如:“郑人有欲买履者”“楚人有涉江者”“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这四个句子分别是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这在文言文中是很重要的句式。除此之外像虚词“于”“之”的常见用法在这篇课文中也有出现。我认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在哪里,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对新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判断和理解。可是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对这些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语法知识,根本不向学生讲解。课文中既然出现了这样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指导用书上也明确指出了这些特殊的用法,按照常理,就必须安排适当的教学,为什么不向学生讲解呢?

在教学新教材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教材确实强调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大大地淡化弱化了语法教学的功用。从道理上讲,似乎有道理,有人不是说曹雪芹没学过现代汉语语法,不也写出了代表我国文学创作顶峰的《红楼梦》吗?学不学语法好像无关紧要,为了强调了“文学教育”,淡化就淡化吧!也许还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岂不一举两得?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拿高中教材来说,文言文,没有设置专章进行文言语法教学,自然也不能安排教学课时。但是,课后的练习思考题,却时不时设置一些与语法直接有联系的题目,诸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内行的人,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基础,恐怕一个“宾语前置”也得折腾大半天,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不仅如此,我还常常发现,语法基础不牢,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体现。如:修改病句时,这种缺失的弊端就更明显了。就像“残缺主语的病句”往往是由于句首有“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于是主语就残缺了。而学生语法知识缺失,什么是“介宾短语”,什么是“主语”,弄不清楚,因而不得其法。只能套用,不能活用,稍作改头换面,就不认识了。还有,有些病句,如“搭配不当”“宾语残缺”之类的,如果用简缩句子抽取主干的方法,很容易解决,可是,语法知识缺失,连“主谓宾”都弄不清,主干也抓不准。又如复句、多重复句,不会划分,对错用关联词的病句修改起来,也很困难。

这些弄不懂,还会在阅读理解中直接影响句意、段意的理解;在学生作文中,也经常出现上述病句。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学生乃至一个成年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作文能力就是一个重要标准。而目前我国中学生作文的突出毛病是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病句多,常见的修辞格不会用,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可言。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缺少经历体验和必要的作文训练外,不会语法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有的学生“的”“地”“得”不分。如果对句子的成分学得较好,就应知道“的”字前的成分是起限制作用的,它后面一般跟名词或代词;“地”字前的成分是起修饰作用的,它后面一般跟动词和形容词。“得”后面一般是附补充说明的内容,在语法上常是补语的标志。事实上,许多学生甚至于成年人对这三个助词的用法都不甚明了。因此,语法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语文学习实践和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通俗、严密、具体、生动的形式有步骤、分阶段地安排语法教学内容,使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语文,包括“语”和“文”。“语”即语言和语法;“文”即语文的文学性和人文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而有人一味强调后者,即强调语文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认为这是语文的“天”。而我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法则,是学习运用语言的基础,如果无“法”则会无“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清江中学)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应因地制宜,让体育活动活起来 下一篇:学生说话能力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