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时间:2022-06-09 01:02:42

生物入侵、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摘 要:近年来,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生物入侵也成了环境问题中的热门话题受到公众以及媒体的关注。由于生物入侵人类受到了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生物的入侵也造成了原本生态环境的失衡。

关键词:生物;入侵;管理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A

1生物入侵的定义和危害

1.1定义

生物入侵的定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埃尔顿首先提出,他将生物入侵定义为:在一个特定区域生存的生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在新区域生存繁衍扩散下去,且这种状态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物种灭绝现象的产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首先当然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除了这个第一因素之外,生物入侵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这样的入侵环境基础是全球化的,如此造成了全球生物系统趋于等同化现象的产生。

1.2危害

受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全球的交流日益加深,因为人员的往来频繁,其他生物在人类进行交流的同时也随之扩散到更远的其他的区域,而近年来这种速度正不断的加快。非正常的生物扩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在新的生长环境中,新进的物种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繁殖不会受到限制,于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生存环境扩展到最大,进而危害和侵占了本土生物的生活空间,这种侵占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同时也是资源的。

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不仅仅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物超标对于坏境的破坏,因为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由自然环境构成,生物环境同样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稳定等都是重要因素,而生物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持久性的环境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令全球生物同化的生物污染增长繁殖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测,有的甚至会呈现爆发式的扩散。除了表面的危害之外,入侵物种和本土的物种可能会排除生殖隔离进行,这样就会产生基因交流,但是由于不确定基因交流的后果,如此一来这种基因上的侵袭也许会造成比化学或者物质污染更大的威胁,这种不确定的威胁的隐蔽性决定了这种生态危害的长久性。

1.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由于物种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也许在新的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也许会造成微生物或者病毒的变异产生新的病原体,从而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的物种保护情况堪忧,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有害外来生物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三种,其中植物一百零七种,昆虫三十二种,病菌二十三种。

2 森林环境

2.1良好的森林环境

良好的森林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面积需求的增加,森林随着土地开发和木材的采伐,逐步退化。森林面积的减小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生物种类的减少。各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度的破坏森林环境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于森林健康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从九十年代开始完善了这一思想。森林环境的改善成为了环境保护的新课题,对于森林的树木病虫害以及火灾等预防工作也进入了系统全面化时代。

2.2保护措施相对比世界森林的普遍情况,我国的森林环境的多虫害和火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原因。

过度采伐,森林退化。过度采伐,使大量原始森林、混交林、复层林转变成人工林纯林、次生林和单层林,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

森林结构单一。主要是由于很多林木区是由人工种植,林木种类结构单一,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呈现区域化状态,这种及其不稳定的林区容易遭到爆发性的损失。

抚育管理不及时,森林抗性降低。由于中幼林抚育成本较高,抚育材价值较低,林农没有抚育的积极性,致使我国现有的大面积中幼林没有能够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及时进行抚育,林内存在大量病弱木,致使一些经济林生长不良,导致森林抗性降低,为一些病虫害和恶性杂草的入侵创造了机会,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林的正常生长,致使一些森林很少甚至没有收益。

外来生物入侵,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森林生境恶化,以及气候异常,致使树木长势减弱,甚至死亡,导致林业有害生物侵入。

在法律上,规定森林病虫鼠灾害防治由林农承担,这种规定及不合理:森林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林农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林农不但得不到生态补偿,反而还要承担森林健康的保健责任,导致林农防治积极性很低,致使森林灾害防治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因此,要确保我国森林健康,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3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3.1重视公众宣传,促进全民预防

加大宣传力度,让公民知道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和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民参与有害生物预防与管理的自觉性,鼓励公民发现疫情,积极向政府举报违规行为,并积极参与扑灭疫情、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3.2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严密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进一步加强森林检疫工作,是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关键途径。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省以下森防机构建设,提高其经费投入,增强其技术力量,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行政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对检疫对象的确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重新审定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根据危害大小进行风险评估,并重新排序予以公布,督促政府及早对有检疫对象分布的地方划定疫区,实行疫区管理,及早根除疫点。

3.3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进一步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加强县一级森防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森防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打击森防违规行为的力度,将森防机构目前的病虫害防治职能及早转变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和维护森林健康,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及时监测、预报、扑灭林业有害生物害情,防止外来或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

目前,我们使用的还是1980年的森林病虫害普查数据,这些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开展系统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此,笔者认为,这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还要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延长普查时间为4~5年,提高普查质量,获得更多的数据。这次普查之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应该结合森林资源清查,定期进行,及时更新林业有害生物数据,更好地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连云峰.生物入侵的主要危害及其防范控制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2]方惠敏.生物入侵及入侵进化生物学?[N].水生生物学报,2006.

上一篇:如何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 下一篇:阜新市城市污水再生回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