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小康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时间:2022-06-08 08:01:50

为全面建设小康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牢固树立促改革、促发展的思想。

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来说,加强监管执法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工商机关必须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当前,为了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工商机关必须在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继续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方针,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关系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商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以出租摊位的“商城”、“商厦”和解决“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执法壁垒”等问题为重点,继续深化集贸市场整治;切实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集贸市场流通方式向现代化营销方式的转变,促进集贸市场上水平、上档次。继续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建立预警机制,巩固打击成果,把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做好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维护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集中查处不正当竞争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医药、民航、旅游、房地产等领域的回扣和商业贿赂行为。重点整治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存在的强制交易行为。严肃查处滥用优势地位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以协议合谋实施的垄断性协议行为和反竞争的兼并行为。反对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第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守合同、重信用”的活动,增强企业履约意识。继续大力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加强对市场主体准人和经营行为的监管。依法规范登记行为,严把市场主体准人关。严格注册资本淦)的审查,严厉查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金)、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依照《无照无证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强化企业年检和日常监管。实施企业信用警示制、公示制等制度,建设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配合行业组织,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守法经营、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的教育。通过“百城万店无假货”、“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消费者满意一条街”等商业信用主题活动,在企业中、在市场里、在商业区广泛开展守法经营、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讲求诚信的良好风气。

第三,增强法制观念,推进法制建设和制度改革。加快立法立规,完善市场规则,做到有法可依。推进《商事登记条例》、《反垄断法》、《禁止传销条例》、《市场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上报审批工作。对各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处,有处必果;坚决纠正和查处以罚代刑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对于行政审批保留的项目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完善监督措施。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相匹配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基层工商所的改革和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完善“12315”维权网络、“经济户口”电子化管理等重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对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提高市场监管质量和水平。

第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中为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支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采取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把外商投资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拓展再就业空间,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优质服务。修订完善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人领域。

上一篇:广发银行温州支行为何能快速成长 下一篇:一种值得推广的合作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