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有妈妈的家是蒙古人的天堂

时间:2022-06-08 07:59:47

腾格尔:有妈妈的家是蒙古人的天堂

“和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在一起,和拿着牧羊鞭的母亲在一起,我就有一种彻底放松和充电的感觉。母亲和草原上的家,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天堂 ……”

腾格尔,这个曾以《蒙古人》《天堂》等歌曲打动大众心灵的歌坛骄子,他的歌声,如草原骏马嘶鸣般粗犷,给歌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9月5日,腾格尔创作的个人自传《天唱――我的艺术人生》在北京出版发行。

在新闻会上,腾格尔首次向媒体披露了他内心很脆弱的一面:在闯荡歌坛的这20年间,由于事业和生活的压力,他曾几度想过自杀。更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歌坛大腕腾格尔的72岁高龄的老母亲,至今仍然在故乡的草原上,天天赶着羊群放牧。

母亲眼里的“傻儿子”成了红歌星

腾格尔1961年1月15日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额尔和图苏木(乡),兄妹5人。腾格尔的父母都有一副好嗓子,年轻时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腾格尔自然也是能歌善舞,对音乐的领悟力非常高。

腾格尔的家在离苏木12公里一个叫苏里格的嘎查(村),父母在那里盖了几间土房,养了几十只羊,开垦了一片荒地,就这样支撑起了全家的生活 。小学毕业后,腾格尔和哥哥一起被父母送到鄂托克旗一中去上学。父亲还特意为他起了个汉名叫“杨占武”。

初一下半年,因为和同学玩耍时自称是。腾格尔被校长叫到办公室一顿训斥,让他回家将父母叫来听候处理。闯了大祸,14岁的腾格尔吓坏了,写下遗书想到县城影剧院的楼顶上跳楼自杀。幸亏被哥哥金格尔及时发现在半路将他截了回去。此后,他彻底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三天两头就找借口逃学。回到家就抢过母亲的羊鞭赶着羊群出去放牧。他求母亲说:“我再也不想上学了,你就让我在家里替你放羊吧,我长大了就想当个牧民。” 每当看到儿子赶着羊群走出家门,母亲总是叹气道:“唉,我这个傻儿子,怎么这么没出息……”

1975年夏天,一个改变腾格尔命运的机会来了。那年夏天,内蒙古艺术学校的老师来鄂托克旗招生。腾格尔将那首《送亲歌》演绎得千回百转、哀婉动人。面试后不久,好消息就从天而降,腾格尔考上了。

1980年,命运再一次向腾格尔招手。 已经留校当了三弦老师的腾格尔又考上了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按规定,他去上学,学校将停发工资,上大学还得向父母求助。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腾格尔的内心很踌躇。那时,腾格尔的哥哥也考上了呼和浩特市的一所蒙语专科学校,两个妹妹正在上中学。

当腾格尔给父母打电话时,父亲在电话里没有说话,母亲发愁地说:“ 那得多少钱啊,儿子,咱们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啊……” 话虽这么说,当他回到家里时,母亲已经默默地为他准备好了行装和第一个学期的学费。为了让他上学,母亲咬咬牙卖了几只本来可以在秋天下崽的大羊,还将一对心爱的银手镯也变卖了。

由于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的重活就大部分落在腾格尔母亲的身上。为了供他上大学,母亲更是含辛茹苦。

一次暑假,腾格尔回家后发现,母亲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后来他才知道,母亲在一个放牧点搭了一个窝棚,在那里一边放羊,一边做“土坯”。 这个活儿非常累人,一块土坯有十多斤重,用胶泥和麦秸做好后还要搬动晾晒,一般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才干得了的。而且一块土坯也只能卖2分钱。腾格尔知道,母亲这是在拼命为他积攒下一年的学费。

在草原上含辛茹苦操劳的母亲,成了腾格尔学习最大的动力。5年的大学时光,他一直在默默努力。在快毕业的时候,腾格尔的艺术才华开始绽放。1984年 ,他创作了以后让他一举成名、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处女作《蒙古人》。

他在母亲的怀抱里重新找回音乐灵魂

也许是腾格尔的作品艺术个性太强烈,也许是他的歌声中缺少流行歌坛的风花雪月,尽管他的歌声受到许多歌迷的喜爱,但却从未大红大紫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的专辑不仅在市场上滞销,连演出活动也少了很多。

这时,腾格尔的感情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事业和情感的打击,使本来爱喝酒的腾格尔更是离不开杯中物。因为爱喝酒爱热闹,他还特意在北京投资开了一座“老腾酒楼”,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借酒消愁。但因为经营不善,酒楼开张不久就关门倒闭。为此,他在经济上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

1995年冬天,腾格尔扁桃腺发炎,发起了高烧,看着存折上越来越少的钱,他不敢到医院去,只好自己买了些消炎药在家硬扛。一个人躺在清冷的小屋里,连顿可口的饭也吃不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腾格尔倍感孤独凄凉。想到自己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到现在空有虚名,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一时间他万念俱灰。

他想到了自杀,但他又实在没有勇气。外面冷风呼啸,他把门锁打开,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风来决定。他想,如果风把门刮开,他就马上爬到家属院的高楼上跳楼自杀,这样,也算“弥补”了他14岁时想跳楼自杀却没跳成的“遗憾”。

“砰”地一下,门开了,不过,这次不是风刮开的,门外站着的竟是不辞辛苦赶来看他的老母亲。原来,两天前,他在病中给呼和浩特市的哥哥打电话,电话里他的情绪很不好。母亲怕他有什么事,就迫不及待地坐火车赶来了。母亲一直生活在牧区,几乎不会说汉语,也不认识汉字,平时很少一个人出远门,这回却独自一人跑到北京来看儿子。

看到年过花甲的母亲背着大包小包,腾格尔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母亲的到来,让腾格尔的心里充满了温暖。母亲特意为他带来了自己亲手做的奶酪、羊肉干、马奶酒,还给他煮好了从老家带来的奶茶,做了他最爱吃的手擀面。

吃着母亲做的羊肉面条,先前还烧得迷迷糊糊、浑身难受的腾格尔,在出了一身大汗后,似乎好了很多。

1997年中秋节,腾格尔不远千里从北京回老家看望父母。夜晚,出租车赶到离家几里外的一座敖包处,腾格尔远远就听见一阵苍老的歌声传来,原来母亲一直站在那里等着自己。也许是皎洁的月光和静谧的大地勾起了她无限的遐思,也许是思儿心切,母亲把天地当作舞台,正在旷野里用歌声迎接儿子的到来。

母亲唱的是一首叫做《年老的大雁》的民歌。这首歌表现了老人对儿女的深情厚爱:“秋末寒冷已来临,芳草枝叶凋谢失颜。我那可爱的七只雏雁,祝愿它们飞到温暖的地方安康欢乐。啊呼哉! 年迈的老雁,我呵,只能留在山河上空空盘旋……”

歌声是那样的优美、婉转,腾格尔禁不住热泪盈眶。

月光下伫立歌唱的老母亲,眼睛盯着远方,是那样的自然。刹那间,腾格尔顿悟了,这才是自己追求的歌手境界,这才是自己听到的最能打动灵魂的声音。他豁然开朗:只要是能打动灵魂的声音,就一定不会没有听众。

几天后,腾格尔告别母亲返回北京。清风带来了春天泥土的气息,远山勾勒出粗犷的地平线。腾格尔觉得自己的灵魂宛如一匹骏马从远古草原奔来,带着战栗的苍凉和高贵的忧伤,又绝尘而去,直奔向天堂的高处。于是,那首后来让他重振雄风的歌曲《天堂》就这样在脑海里诞生了。

牧羊的老母亲是他心中永远的家和天堂

从2000年开始,随着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降临大地,已届不惑之年的腾格尔仿佛是一匹蛰伏的苍狼,挟着草原泥土的清香和风暴的味道,再一次成为歌坛的宠儿。

伴随着事业上的丰收,腾格尔的爱情生活也迎来了“第二春”。儿子终于又获得了幸福,母亲非常高兴。婚礼上,已经70高龄的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将儿子敬的酒一饮而尽 。

2004年11月24日,腾格尔的女儿嘎吉尔呱呱坠地。这时,初为人父的腾格尔开始体会人到中年的最大成就与收获,更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大恩。他发现,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他觉得,自己以后除了事业、家庭,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抓紧时间孝敬父母。

其实,早在10多年前,腾格尔和哥哥、姐姐就都想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居住。但在牧区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却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不管儿女怎么做工作,他们都坚守在草原上不愿离去。腾格尔每次将母亲接到北京自己的家里,待不了一个星期,母亲就总是念叨着要回去。为了让母亲多住些日子,腾格尔经常推掉演出,叫上朋友陪母亲到大酒店吃饭,逛名胜古迹,到商场购物,但母亲似乎对这些不感兴趣。一次,在儿子家住了“长达”一个月后,看到儿子还不让自己回家,她干脆躺在床上“生病”抗议。

虽然年纪大了,但母亲却精神很好,身体也很结实。她在老家养了200多只羊,20 多头牛,每天一个人放牧照料。因为怕孩子们不忍心她独自操劳,她最近才雇了一个工人帮忙。

几年前,苏里格嘎查发现了油田,昔日荒凉寂寞的草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那里历史上有一座叫苏里格的喇嘛庙,有了油田后,当地政府决定重修那座喇嘛庙,借着腾格尔的名气,在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如今,游客也日渐增多。

让腾格尔没有想到的是,父母的家经常被游客“骚扰”。得知腾格尔的父母家就在苏里格庙旁边,游客总是按捺不住好奇要去“参观”。 每当有客人到来,父母总是按照蒙古族的礼节拿出奶茶、炒米热情招待。如果游客人数众多,到了吃饭的时间,母亲还招呼乡邻前来帮忙,杀羊做手扒肉招待。一年下来,母亲的羊至少有几十只就这样免费招待了客人。但她却总是乐呵呵地说:“客人大老远来了,都是我儿子的朋友,怎能不留他们吃顿饭?”

对于儿子是不是名人,母亲其实并不在乎:“不管我儿子干什么,不管他有名没名,只要不干坏事就行。”这朴实的话让腾格尔深为感叹。出道这么多年,腾格尔一直在歌迷中保持着良好的形象。他说,母亲的话,其实一直就是我一生做人的准则。

在被媒体冠以“蒙古歌王”的称号以后,腾格尔虽然嘴里说不敢当,心里免不了高兴。一次,腾格尔在北京开演唱会,特意把母亲接到现场观看。当听说晚会的策划者要在腾格尔演出时,邀请蒙古族的歌唱家拉苏荣在现场给腾格尔戴上一顶象征着“歌王”的帽子时,老母亲当即摇头反对。她劝儿子说,做人首先要谦虚,不要那样抬高自己,你永远只能是一个普通的蒙古人,穿着母亲为你做的蒙古袍唱歌就最好。

为了让儿子记住自己的话,那次,母亲第一次和儿子一起出现在舞台上。在闪烁的镁光灯中,她身着民族盛装,手里捧着为儿子缝制的蒙古袍、蒙古靴、大围巾。上台后,在观众的注视下,母亲一丝不苟地帮他换装,将蒙古袍仔细地穿在儿子的身上,直到扣好最后一个扣子。当观众知道出现在台上的老人就是腾格尔一直在老家牧羊的母亲时,掌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为了让父母在老家过得舒适一些,腾格尔几年前将父母住的土坯屋拆了,为他们盖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四合院,设计了卫生间、厨房、淋浴间,将里外装修一新。父亲因为有气管炎,需要经常出门看病,孝顺的腾格尔还特意为父母买了一辆20多万的越野车,经常让人开着带父母到县城和鄂尔多斯市去转转。但父母一年中出门的日子很少,这辆车也就成了亲戚朋友和乡亲们有急事时的“公用车”。

现在,虽然演出繁忙,但腾格尔经常抽空回家住上几天。每次回到草原,腾格尔都觉得有一种彻底放松的感觉,像充了电一样,感到神清气爽。

2005年6月,腾格尔应邀回自己的老家鄂尔多斯演出。忙里偷闲的腾格尔再次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家看望父母。回到家里,腾格尔穿着蒙古袍,跟着母亲一起到草原放羊。中午,一家人干脆就在野外架起炉灶烤起了羊肉串。在老家的蓝天白云下,和母亲赶着羊群在绿色的草原上游荡,腾格尔觉得幸福极了。

每次腾格尔回家,附近的牧民闻讯后总是骑着摩托车从几十里外赶来看他。在大家的眼里,看到的总是这样一番景象:在他们眼中的大明星腾格尔,穿着蒙古袍,手拿牧鞭,和妻子手拉手,跟在年迈的母亲身后,在夕阳中赶着羊群悠闲地向远处炊烟袅袅的家中走去……

腾格尔说自己会一辈子为那片辽阔的草原而歌唱,再把自己草原的情怀带到天涯海角。虽然自己是一个离开家乡的游子,但是却永远都忘不了那片生他养他的大草原,那才是他心灵中不变的家,是梦中最美丽的天堂

上一篇:有一种爱情叫成全 下一篇:情感治疗,让我接纳受伤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