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对话之一:资金管理助力业绩增长

时间:2022-06-08 07:43:03

尖峰对话之一:资金管理助力业绩增长

聚光灯下,一场关于财务价值的对话正在展开。这是真正的高端对话,对话者来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特大型企业,他们手中掌控着数百乃至上千亿的资金;他们谈论的话题正被人们广泛关注

现场:第三届中国CFO高峰论坛暨2006中国CFO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主持人:陈国钢(中国中化集团总会计师、中国CFO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参加人:方建一(北京首都钢铁集团公司总会计师)

张凤阁(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韩相礼(金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CFO)

韩向东(北京诺亚舟企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资金管理如何创造价值

陈国钢:很高兴让我来当主持人。我想一些问题,可能我本身也没有答案。我们都是同行,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思考的问题很多是相同。“财务提升公司价值”这个命题已经毫无疑问了,可是财务到底从哪方面提高了公司价值?的确,在公司的实际工作中,从大的感觉上,无论是CEO,还是其他业务部门,对财务的印象已经从原来的记账、算账变成了对公司的价值有贡献。但是提高了多少价值,这就很难计算。所以,我想跟几位座谈一下,你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资金管理的哪些具体方面对公司价值的提升有比较大的帮助?

方建一:我的体会是这样的,资金管理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是财务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资金管理,简单讲可以从几个方面提高公司的价值,比如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改善公司的融资结构。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自己在各个金融机构的信誉水平,降低融资成本,这些都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这些工作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做,只不过我们都认为它是应该做的,我们也确实把它当作应该做的事去做了,就是没把它量化出来,也没有办法量化出来。

韩相礼:我认为,资金管理,一个是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形式。另一个是如何以最低的筹资成本获得资金,这里面要考虑是增发、发债,还是银行贷款,从这几方面来考虑以哪种形式取得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现在很多企业上市以后,募集了很多资金,怎样使手中的富余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另外,现在我们的资金管理还是很传统的,一般情况下,预算制定好以后,执行中一定要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但是我觉得现在CFO在资金管理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用好这个钱,怎么去花钱。比如,我们通常会考虑对提高产能的投资,增加一些新的设施。我认为在以客户、市场为中心的现在,CFO应重视在客户、市场方面多花钱,增加公司的品牌价值,这实际上也就是增加了公司的价值。

韩向东:我接触过很多企业,从我个人的经验看,资金管理对于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理解融资、投资、资金管理,综合地讲,就是怎样给企业融来便宜的钱,怎么能让这个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如果有富余的钱,如何让这个钱更有效地生钱,我想这是作为财务部门给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手段。大家都觉得财务部门记账、算账、分析,这个价值比较难衡量,但是CFO作为资金的直接运营者,为企业融资、为企业投资、为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这样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很容易衡量的。

张凤阁:现在我们直接从后台、来到了前台,作用越来越大。在融资方面,企业的董事长、总裁对CFO的要求越来越高,形式要多样化,成本要越来越低,而且风险最好等于零,等等,压力越来越大。最近,我们在探讨发行企业债。今后我们的工作方向应该是尽量向市场要资金,寻求企业的发展。

听众提问:现在对融资的要求是风险小、成本低。实际上,上市是成本比较高的一种融资方式,而发行债券或者是银行借款成本较低。在上市公司,作为CFO,您是否考虑过对股东的分红是成本中非常大的一块,还是根本没有考虑到对股东的分红?

张凤阁:如何融资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去年在香港上市后,经营上的压力很大,要给投资者回报。香港联交所要求我们承诺每年的分红不能低于40%,有这个硬性规定,所以压力是非常大的,每年的业绩都要有提升,股价才能上升。像融资,发债的利率平均在4.2%左右,银行贷款利息一年6.13%,董事长就说了,这里面两三个点你要研究,怎样进一步降低成本,给企业创造价值。

在委屈中默默坚守

陈国钢:听完诸位的发言,我有一个体会,他们讲的都是比较实际的部分。实际上,CFO的工作还提供另外一块无形的价值,可能你们日常在做,而且做得很辛苦,但是人家感觉不到。我们刚才讲的都是服务职能,像低利率融到资金,老板看到也比较高兴。但你们背后辛苦的一块,比如拿到钱以后怎么管它,怎么让这些钱不流失,这个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企业价值,但是很多CFO比较辛酸,不愿意说。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确实我体会到了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在做监管的时候,在资金的使用上,由于你们的判断,你们的坚持原则,使公司丧失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机会,但是也有可能避免了一场灾难。如果丧失了机会,可能你们得到的是来自业务部门的埋怨和压力。但如果是避免了一场灾难或损失,你们是得不到赞扬的。你们就是这么默默地工作着。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对CFO的位置是怎么看的?

方建一:实际上,在企业里,最困难的问题先踢给你,先问你什么意见。成功的案例就不讲了,刚才陈总也讲得很透,要力排众议去说这件事情咱们先不办,遭到的埋怨肯定是多得多。但是你规避掉的风险可能在若干年后才会显现,有的时候也很难讲出一个具体的案例,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也是很辛酸的,这个时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是我们绝大多数CFO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我的感受是,作为一个CFO,就是要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历程、工作历程和企业结合在一起,为你的企业尽心尽力工作,发现问题就要把它提出来,这样才是对自己的企业负责任。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CFO树立了某种形象,很公正、很公平地处理问题,很客观地判断事物,企业的评级也是会加分的。

张凤阁:在企业中遇到一些重大的决策问题,往往是谁都可以不发言,但CFO必须要表态。可能有些事情大家暂时看不出它的好与坏,会有一些比较委屈的感觉。但是我想这个岗位决定了就是要理好财,为企业提升价值做贡献,在成本控制、投资、日常经营资金的流出、结余资金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无法计量的工作。但尽管如此,我们也愿意为企业多做这方面的工作。

韩相礼:事实上,CFO在决策一个项目是否去做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风险控制,财务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就有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处理问题;另一种情况是由于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被加速推进,工作量加大,也会产生财务与决策者、业务部门的矛盾。在中国,CFO的定位不像国外那样清楚,对CFO职能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处理一些关系的时候,也感到很难做。但我们在企业里都会尽力去做,因为在企业CFO能看到集团发展的全面性,我们会以尽可能的职业操守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陈国钢:看来大家的心态都很好,受到委屈也没办法,这个职业就是这样的。

化解阻力,推进资金集中管理

韩向东:资金管理对于企业来讲创造价值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在做资金管理的时候,实际上面临的压力、阻力是非常大的。你把我的钱管起来了,业务谁管;我要花钱,谁来判断这个钱花得合适不合适;我的钱多,你集中起来贷给另外一个单位,风险谁担;这个单位将来还不了,是总部来还,还是谁来还?把业务部门或者子公司的资金使用权剥夺掉,集中到总部,面临的阻力是可以想像的。资金集中管理的很大作用是控制资金的使用风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可以分成两步来走:第一步,先不把资金的使用权拿走,依然是你来花,你来控制,你来审批,但是资金使用的信息要集中起来,让我看得见的花,做到对风险有监督。第二步,在大家心理能接受的时候,再把资金集中起来。这样分两步走,化解这个阻力,让业务部门逐步接受资金的集中管理。

方建一:我接着说一下,实际上您讲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首钢在资金管理上,第一步叫看得见,所有的账户都在我指定的银行;第二步要管得住,就是超过预算的钱不能花,银行得配合我,不配合就不选择这个银行;第三步是要能筹钱,就是所有账户都变成虚拟账户,后面设置主账户,我和银行配合,让所有的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

张凤阁:首钢的资金集中管理经验我们也学习过,我们在1993年实行了类似于这种模式的资金集中管理,在保证集团成员日常结算、内部借贷等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把资金利用好。在资金管理方面,大连港集团也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为什么要和分散结合呢?因为大连港有六大业务板块,集装箱、游艇去年在香港上市后,按照规则的要求,上市公司不能在企业集团内部的账户存款,它的投资也必须分出来。但是大股东仍然要实施管理,我们就探讨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选择一家银行作为集团和上市公司合作管控的平台。总之,情况在变化,我们的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化。

听众提问:我感觉这几年企业发展的状态也是和资金管理离不开的,但是我们在管理中也发现上市公司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集团每年的银行贷款都在增长,又不能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现在集团也想做资金的集中管理,请问在这方面你们是怎么运作的?

陈国钢:按我的想法,可以向香港联交所申请豁免,并且在股东大会上争取小股东的同意,但是这个理由要充分。这种事情从监管的角度讲是不允许的,如果要做在法律程序上必须申请豁免,而且要获得小股东的同意。

上一篇: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下一篇:尖峰对话之二:财务提升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