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

时间:2022-06-08 06:54:37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3-04-06

作者简介:吕学都,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和碳市场。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战略规划与配套政策”(编号:2009BAC62B01)。

摘要低碳经济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并引导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学者已建立了一些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但由于不同研究者往往会从不同角度构建指标体系,使得描述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够统一,同时,目前还缺乏对各种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来对指标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国内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前瞻性五个方面出发来深入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客观评价方法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估,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了新建方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做出相应改善。该套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为构建和应用科学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提供客观和量化的科学依据,从而更加有效地监测和评估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估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2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5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信息,客观评价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是以低碳发展为取向。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我国也正处在研究探索阶段[1]。在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且便于应用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没有统一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情况下,使用者该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体系,或是发展一个新的体系,或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一个体系,是一大难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方法,用于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为使用者提供低碳经济的科学信息,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2-6]的系统而深入的分析评估,尝试建立一套能够对各类低碳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客观评估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和应用,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方法。

1建立评价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方法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作为一个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决策工具,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优劣则反应了这些特性。通过分析评估低碳经济指标的优劣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指标体系将可以长期持续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在对统计指标及体系的构造方法研究中,曾有一些学者指出检验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的因素。如,苏伟华认为对指标体系整体的检验可以从体系的协调性、必要性和完整性出发,其中必要性通常从辨识度(有效性)和冗余度(相关性)来衡量[7]。对于初步设计完毕的统计指标还应进行全面性测验,包括指标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的测验[8]。刘丽莉认为,选择评价指标时要做到目的明确,确实能反映有关内容,指标全面并且切实可行[9]。邱东等学者认为,选择单个指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指标的目的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上,并且指标体系要求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层次性[10]。综合各学者观点可以看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所选指标独立,不重复却又全面地涵盖了评价对象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选择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来评估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此外,作为能引导未来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其中的指标还应该具有前瞻远瞩的特征。

因此,从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和前瞻性五个方面,采用量化评分来衡量低碳经济指标的优劣。设定总分100分,各特性分别占20分。先将评价体系最后一层的指标进行归纳划分,再根据评分规则,对各环节评分。在制定各评分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分值的公正性以及评价工具的可操作性。

1.1全面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体现在体系中的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特征。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可映射到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五个层面,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也是从这五个方面来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因此,评判一套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可将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这五个系统重新进行归纳分类,考察其对这些领域的反映程度。全面性评估总分为2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表1全面性评分表

Tab.1Comprehensive score index

指标涉及方面

Involved aspect涉及得分

Involved score不涉及得分

Uninvolved score经济经济发展2产业结构20能源碳源2污染物排放20社会基础设施2/3交通出行2/3社会发展2/3生活水平2/3教育宣传2/3政策规划2/30环境绿化碳汇2污染控制20科技技术水平40

吕学都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1.2有效性评估

本文收集了多套近几年国内外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为保证可靠性,经整理后共选用28套指标体系,将这些体系所有指标进行归纳汇总,得出如表2所示的低碳经济指标。经征求各方低碳经济专家的意见,普遍认为这些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能较客观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指标采用率的高低,直接表达了其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表2中所列的指标被很多专家认为确实能有效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将待评估的指标与其相比,能判断出指标选择的效用程度。在分析研究中发现,这些指标的采用率最高为89.3%,大部分指标采用率集中在10%-50%之间。因此,将采用率高于10%的指标定义为有效指标。对于采用率低于10%的指标和未被使用过的新建指标,采用专家咨询评估法来确定其对于将要进行评价的地区是否有效。若80%以上的专家认为是有效的,则将这些指标划分为有效指标,否则视为效用较差的指标。评估时,根据有效指标占体系中所有指标的百分比来判断得分,总计2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3。

1.3相关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中,对于指标的选择,不一定要多,但是需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每个指标应该具有代表性,指标之间要尽量减少相关性,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度。若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太高,表明所反映的信息重叠性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难以令人信服。要完全消除所有指标的相关性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但一套优秀的指标体系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限制同级指标间的相关性。

利用SPSS软件分析体系中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判断指标的选择是否得当。从经济、能源、社会、环境、科技五组的各个层面出发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考察各组子层面间任意两指标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检验单尾P值的大小,来检验相关性是否显著。由于两个重要指标之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将相关系数为1,P值为0.000的完全相关指标认定为重复表现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方面[11]。根据完全相关的指标成对数占整套体系应有的指标对数的百分比来判断得分,总计2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3。

1.4适用性评估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体现在指标体系在所针对的评价范围内,能够清晰明确地反映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指标数据的获取、低碳标准值的设定以及指标是否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主导方面这三个角度来衡量。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游戏中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