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所致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护理

时间:2022-06-08 04:00:35

交通事故所致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护理

【关键词】交通事故 多发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85-01

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1-4]。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2004-2005年,我科对收治的27例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77岁,其中22-49岁17例,占62.9%。致伤原因以撞击为主,事故多发时间为5:00-10:00及16:00-24:00,受伤部位2-6个,其中颅脑伤伴胸腹伤6例,胸腹联合伤20例,腹部伤伴四肢伤1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23例,占85.1%,死亡4例,死亡率为14.8%。

2 护理

2.1 配合医生尽快实施一问、二看、三测、四摸、五穿刺的五步程序,及早明确诊断。

一问:问外伤史、外力的方向、受伤部位、伤后表现和初步处理,如患者不能主诉受伤情况,应尽可能询问目击者或者陪送人员;

二看:看面色、呼吸、结膜、瞳孔、伤部情况;

三测:测血压,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四摸:摸脉搏、皮肤温湿度、气管位置、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活动能力;

五穿刺:对疑有胸腹腔损伤应立即进行诊断性胸穿腹穿。

2.2 快速实施一给养、二通路、三配血、四置管、五包扎等急救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本组病例多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早期给养可提高组织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对合并头面部外伤,胸腹部外伤的患者,由于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可放置口咽通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扩容:本组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23例,对此类患者快速扩容,尽快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头胸部伤建于下肢,下肢及腹腔脏器伤选用上肢、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免输入的液体在损伤部位分流,加重损伤部位充血水肿,不能有效扩容。但对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如无休克征象应限制入量。选用粗管径静脉留置针,快速补液,对穿刺困难者应进行静脉切开。

配血: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立即抽血标本,交叉配血,尽快补充全血。

置管:留置胃管、尿管,严密观察引流液,记录每小时尿量,对伴有血气胸者及时配合医生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

包扎:对开放性骨折及出血伤口均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初步固定患肢,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处理。

2.3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常规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对颅脑损伤者监测意识、瞳孔改变等,休克患者监测每小时尿量、尿比重、24小时出入量等。

护理: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复杂、留置管道多、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每位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建立治疗和护理执行单,对所有治疗、观察、基础护理项目安排具体的执行时间,执行后做标记,保证护理工作的准确无误。

2.4 心理护理

交通事故患者多为青壮年(占42.9%),对突然的致伤打击没有思想准备,相关知识缺乏,其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愤怒、忧郁、压抑,根据其心理特点,关心安慰患者,并以沉着、有序、忙而不乱的工作作风,高质量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上一篇:乳腺癌化疗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防护体会 下一篇:浅淡贫血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