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甘蓝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08 03:16:57

春季大棚甘蓝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 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74―01

1品种选择

春甘2号、春甘3号、中甘21。用种量50克/亩。

2播种育苗

2.1播种期3月份

2.2育苗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要求土壤疏松,通透性奸,土质肥沃,含有幼苗生长过程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配制营养土的原料是肥沃的田园土,最好是1~2年内没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壤表层10~15厘米的熟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马粪、大粪干、沤制好的堆肥以及发酵过的秸秆),并补充适量的过磷酸钙、草木灰、饼肥及氮肥。

2.3播种育苗

普通育苗育苗床选择在没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通风透光好,地势较高的地块。做1米或1.2米宽畦,浇底水,灌水深度以淹没畦面8~10厘米为宜,同时准备好过筛的细土备用。待水渗下去后,畦面均匀撒一层0.3~0.5厘米厚过筛细土,然后将干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播种后再均匀覆盖过筛细土0.5厘米厚。在两片子叶展开时及时间苗、补苗,保持苗间距1~1.5厘米。当苗长至2~3叶时分苗,苗距8~10厘米左右。出现大小苗时,将小苗分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在温室内北侧),大苗分植在温度较低的南侧。寒冷季节分苗,最好采取暗水分苗,即在整平的分苗畦内南北向开浅沟,将幼苗按8~10厘米的株距码放好,沟内浇水,水渗下后将苗扶正将土填平;也可以开沟后先浇水,再栽苗,水渗下后填土。为促进缓苗,分苗后适当提高育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5~25℃,夜间不低于10℃。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最高气温不超过20℃,夜间1℃以上。注意防止幼苗徒长和苗期病害的发生,如果发生幼苗徒长或过嫩(叶色淡绿而薄)可结合轻中耕松土和适当加大通风量进行控制,白天温度不低于15℃。穴盘育苗选用72或128孔育苗盘,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苗盘穴内,轻压营养土,使穴中基质向下凹0.5~0.8厘米,每穴播1粒,上覆0.8~1厘米厚的蛭石。

播种后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80%以上。苗出齐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0~15℃,最低不得低于5℃。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抓紧将缺苗孔补齐。苗期子叶展开至二叶一心,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75%;苗期三叶一心后,结合喷水进行2~3次叶面喷肥。三叶一心至定植,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0%一65%。温度管理等同于普通育苗。

3定植

3.1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15~30天盖棚暖地,棚膜选择透光、保温性能好、强度大、耐老化的优质薄膜。可在大棚周围挖防寒沟,深度以当地最大冻土层为标准,宽度为30厘米,沟内填锯末或柴草,上面盖土使之略高于地面。定植前两周棚内每亩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8~10方、磷酸二铵60公斤、氯化钾25公斤。深翻土地,灌足底墒。整地作畦,平畦宽100厘米,高畦畦高10~30厘米、畦面宽60~80厘米。用幅宽80~100厘米的地膜覆盖栽培。

3.2定植

当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5℃以上,旬平均气温达10℃以上,即可定植。东北地区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定植前7~10天炼苗。选晴天上午定植,双行定植,株行距35~40×50厘米,每亩4500~5000株。定植时可先用打孔器按株距打孔后再行定植,也可用苗铲临时破膜定植。定植后立即浇水,密闭大棚。

4定植后管理

4.1缓苗前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应以增温、保温为主。棚温保持在白天20℃以上,夜间10℃以上,不低于5℃。寒流天气在棚四周围盖1米高的草苫,可使棚内气温增高1~2℃,无草苫也可用旧塑料膜代替或在大棚内距棚膜一定距离处挂一层薄膜或无纺布,白天拉开,夜间合拢,能使棚内气温提高2℃以上。

4.2缓苗后管理

大棚密闭7~10天后,即开始缓苗后,进行通风换气,开始时通风量不宜过大,先从棚的东边开口通风,通风最好在中午进行,注意不要放底风。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使白天棚温保持在15~20℃,夜间10~15℃。上午棚温达20℃以上时通风,下午棚温降到20℃时关闭风口。当外界夜间气温达到10℃以上时,大放风,放底风,昼夜通风。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选晴天的上午进行。中耕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好气性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定植7天后,没盖地膜的,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视土壤情况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植株长大,叶片封地,即进入连座期,不再中耕。

4.3莲座期与结球期的管理

莲座期和结球期是两个需水需肥高峰。莲座期适时追肥是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追肥以氮肥为主,使外叶充分长大,为进人结球期和叶球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莲座期不满足氮肥的需要,将影响结球和叶球的充分长大。即使进入结球期后再补充足够的氮肥,也会影响叶球的充实,即直接影响叶球的产量。每次随水追施硝酸铵15公斤/亩或硫酸铵20公斤/亩,磷酸二氢钾0.3%叶面追肥。或人粪尿2000~3000公斤/亩,随水灌施。莲座期温度控制在白天15~25℃,夜间10~15℃,室内空气湿度80~90%,土壤湿度70%~80%。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口,并延长放风时间,使棚内温湿度尽量满足植株生长要求。进入结球期,心叶内卷形成的小叶球不断增大,当小叶球长到直径4~5厘米时,即进入第二个需肥高峰(大约在第1个需肥高峰后的20天左右),养分的需要量急速增加,应根据底肥施用量及植株生长情况,追施1~2次肥。每次随水追施硝酸铵15公斤/亩或硫酸铵20公斤/亩,磷酸二氢钾0.3%叶面追肥。结球期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20℃,夜间10℃左右,空气湿度为80%,土壤湿度为70%~80%。通过放风口大小与放风时间调整棚内的温湿度。

5采收

适时采收,当叶球最外叶表面呈亮绿色,叶球内已达7~8成充实,即可采收。采收时应根据下茬生产需要或间隔采收,定植下茬作物,或集中采收,净地进行再生产。

上一篇: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浅谈一站式合作社农机推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