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

时间:2022-06-08 02:31:07

【前言】浅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对于人的行为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不是简单、机械、绝对的,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是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亚里士多德在对待人行为上的中道观,无疑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中道并不是对每一...

浅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反对柏拉图脱离个别行为的“善”理念的学说,用人所独具的理区别开了人与动物。而道德的问题主要就是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的问题。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问题,就要遵循中道原则,摒弃过度和不及而取其中。中道观并不是简单、机械、绝对的,而是“恰到好处”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人形成习惯的过程,成就德行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在处理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都以中道伦理观为前提,给予“公平”“平等”局限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相对性也就确定了没有没有过度与不及的中道,也没有中道的过度和不及。

关键词:中道观;中道;过度;不及;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最伟火的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步入思想史舞台前,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分别代表着古希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最高水平,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如日中天。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范围宽广的哲学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繁荣的基础上,对众多知识门类进行了细致而独到的研究,建立了古希腊思想史上最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中,除了他的形而上学和逻辑学外,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了。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学说以他的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广播和科学的理论,他的伦理思想是对苏格拉底至善问题的回答。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脱离个别行为的“善”理念的学说,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有某种口的,这种目的的可以成为达到较高目的的手段,这较高目的又是最高目的的手段,如此类推,最后达到最高的目的或目标,这是终极的原则或至善,是所以要追求其他各种善的目的。对于至善,亚里士多德解释为一个事物使自己区别于其他的事物的特有的本质实现或者显现出来的目的。而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是不但具有与动物相同的生殖功能和感官功能,还具其它动物所没有的理。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同人身上的其他任何东西相比较,理性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理是用来控制和指导感官,对于不具有善恶之分的感官来说,服从或者反抗理性的控制和指导就是对善恶的分辨。道德的问题主要就是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的问题。

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亚里士多德说:“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就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美德的原则。”理性的本质或者道德本性,就是在于遵守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具有三种倾向:一种是遵守中道的德行,另外两种即过度和不及是恶行。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可以通过考察一些德行来证明。勇敢是懦怯与鲁莽的中道:豪爽是贪婪和浪费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谦虚使羞涩和之间的中道。也或者用一些实践性的例子:运动因为锻炼过度或不足使身体遭到破坏:进食因为暴饮暴食或者少食缺饮使健康受到威胁。在人的生活中,过度和不及都会带来恶行或者灾难,只有中道能够给人带来善行和成功。

对于人的行为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不是简单、机械、绝对的,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是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亚里士多德在对待人行为上的中道观,无疑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中道并不是对每一个人和在一切情况下都一样,它“以我们自已为准”,不是主观意见和任意选择的问题,是“由理性所确定或者像‘个正直的人会予以确定的那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算数得出10和2的中项是6,但如果某人吃10公斤重的食物过多,吃2公斤的食物又过少,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此人的食量就是6公斤。所以说,在避免过度和不及而寻找和选择中间,不是相对食物自身而言的中间,而是相对我们自身而言。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不是机械地取“中”和被动消极的妥协,而是积极的争取,坚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接近适度。遵守中道的方法,就是看准中线。对于道德行为中的中道观,这种“恰到好处”就比较难。德行相对于其他事物更加精准,它与情感和行为相联系,过度、不及、中道时刻发生在这些情感和行为之中。在一些如:快乐、悲伤、恐惧、鲁莽、欲望、愤怒、怜悯、痛苦中,人们可以体会出过度和不及,而这些在不同的境遇中肯能就是中道或至善。所以说行善的过程远难于行恶的过程,行恶是过度和不及的结果,而行善是合适的境遇中做到了“恰到好处”。

对于中庸之道这种实践智慧的形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并不是天生的美德,是自然赋予了人所获得美德的可能,而只有付诸于社会生活才能成为现实。“德行是一种倾向或习惯,包括审慎的目的或选择。道德在于中庸之道,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由理性来确定,或者像一个审慎的人会予以确定那样。”人是从一个个具体的行为中逐渐领会到行为的中道,并由此形成习惯发展成自然,最后形成稳定的道德性格和品质。在道德观念的形成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执持了先行知后的正确观点。

亚里士多德对“中道”的论述也不仅仅停留在抽象说明,而是就现实生活的不同层面举例,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点体现了他思想中注重实践的特点。亚里士多德很多关于道德问题的建议,是所处的时代已经因袭成俗的意见。他的中道思想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把奴隶完全排除在外,某些见解主要是针对与贵族制某些形式有关的地方,他认为遵守中道就是维护和保持统治的等级制度。在他看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不存在平等,对平等者平等,对不平等者不平等才是公平,才是符合中道观。正义包含着平等,而这种正义包涵的平等是正当比例。这些,都体现出了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历史局限性,也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观点,也为他在政治方面认为处于十分富有阶层和十分贫穷阶层的居中者最善,应由居中者执政提供了伦理原则。

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而有些德行又似乎不能适合这种格式,例如真理性。罗素说:“亚里士多德说真理性是自夸与虚伪之间的中道,但是这只能适用于有关自己个人的真理性。我看不出任何广义的真理性可以适台于这个格式。”并举例进一步解释:“从前有一位市长曾采用过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在任期结束时讲话说,他曾经力图在一方面是偏私而另一方面是无私这两者之间的那条狭窄的路线上前进。把真理性视为是一种中道的见解,似乎也差不多是同样的荒谬。”“中道原则”不是万能原则,不能无条件应用到一切感情和实践中。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如幸灾乐祸、、偷窃、恶念、嫉妒、谋杀等,这些以及类似的事情之所以受人谴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恶,而不是由于对它的过度或不及,它们永远不可能正确。这也在提醒我们运用“中道原则”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看清问题的性质,要以正确而坚定的立场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所以说,中道观是亚里士多德相对论的最有力的体现,没有过度与不及的中道,也没有中道的过度和不及。

上一篇:中国民间文化的母亲河 下一篇:浅析西方现代美术中的具象与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