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映射及优化途径

时间:2022-06-08 02:14:07

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映射及优化途径

摘 要 图书馆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教育实体机构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阵地的相关优势和优化策略,认为提升馆员的相应素质和与技术配套的服务模式是加强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智能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传播文化,支撑教育的功能。高校图书馆的这种功能更加明显,在学校实力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要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培育人的与社会、历史正向相关的素质,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从实现途径来看,关键是要培养人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备的能力。图书馆在培养人的这方面能力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阵地。

1 高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阵地的相关优势

(1)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门类齐全,几乎可以满足学生在教育方面的一切需求。图书馆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信息的传播地,是文化的集散地。其中的文献资料门类齐全,应有尽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素质教育要求人各方面素质综合全面发展,例如主攻自然科学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而主攻人文科学的学生又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从表面看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互不相干的,但在素质教育的本质层面是一致的。科学文化的根本特征在于追求真善美。就偏向性来说,自然科学偏向求真,人文科学偏向示美。一切“真”都含有“美”,“美”让“真”的价值更加丰满,使人求“真”的动力更加足;一切“美”又离不开“真”,艺术作品都有其客观基础,艺术手段也离不开自然规律。因此“真”能让“美”更加实在,让“美”的展现更加彻底顺畅。现实情况是我们一方面匮乏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缺失人文素养。两个方面都需要加强培养,图书馆的综合性、全面性便使得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2)高校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政教育不能空谈抽象的理论,应当内容生动、充实。图书馆具备开展思政教育的优良环境。一般认为,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教学的主要模式,而图书馆覆盖层面更加广泛,与教室课堂相比,民主、自由气氛更浓,更利于思想问题的求解。在图书馆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辩论,互相影响比较,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不知不觉中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图书馆信息展示方式自由,板报、橱窗内容丰富,特别是悬挂的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警句,对学生心灵具有特别的震撼作用。另外,各种书籍的相互印证参考本身就是一种思政教育手段,一本好书可以雕刻人的心灵,改变人的命运。

(3)高校图书馆相对于课堂教学更能支持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由于过去经历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个性,每种个性都能够出人才。课堂教学有教无类,没能够因个体差异而区别对待,有些时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图书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天作之所。图书馆的资源没有专业限制,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学习自己更感性却的技能。个性化教育是依据人的内因驱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力量,当一个人自己想去学某种知识的时候,效率之高,效果之好是传授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4)高校图书馆能塑造学生自我修复、自我完备的能力。一个人处境的改变总是从改变自身开始的,学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模式,就其形式而言是外因强迫式的。学生进入图书馆需要自己作主选择,时间是宝贵的,学生肯定是想尽办法使得在图书馆的时间更有所值,久之,学生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备的能力便得到了塑造和加强。

2 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功能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多是传统馆藏和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运行模式的趋势肯定是数字化的。数字化技术在服务与运行方面涉及到馆藏书目信息、读者状态信息、文献图书流通状态信息、图书预约、读者反馈、回收管理以及资源整合与系统更新维护等,鼠标一点,键盘一敲,目的就实现了,这将更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功能。网络通信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得数字图书如虎添翼,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网络通畅就能满足阅读需求。随着发展的深入,传统图书馆受地域、时间、建筑及传媒方式制约的特点将不再存在,这一点决定了图书馆运行模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不可抗拒性。数字化图书馆将更好地服务素质教育,如何优化新环境下图书馆的素质教育功能具有战略的、现实的意义。

2.1 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它素质的基础,是图书馆更好地配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必要保证。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它方面的素质将不能很好的发展或走向畸形。

图书管理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为全社会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很高尚很重要的工作。管理员要始终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做到热情周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准。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员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图书馆管理员工作是一种细致的、默默的工作,但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的每一步推进都有图书馆的一份贡献。

2.2 塑造图书管理员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数字化下图书馆服务对象无限制,服务时间全天候,管理员的具体工作繁重单调,多对象的需求常常出现同意性使得管理员的劳动具有重复性;众读者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管理员常常要面对各种不良突发状况;海量的反馈信息需要处理等等,不可避免产生强大的负面压力。这种情形下图书管理员如果能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坚持优质多量地完成服务工作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示范作用,这必将更好配合素质教育。

2.3 强化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

首先是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流程,精通图书馆的功能职能模式、构成模块等,熟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分类及检索技术,掌握情报学、档案学、图书学、版本学、文献学、信息检索、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

其次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在网络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以应用计算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声像、缩影、通讯等数字技术,具体针对读者需求,提供各类数字化资源的检索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导航服务、资讯传递、电子邮件交互、专利查询服务、网络咨询等服等众多服务。这就要求数字化图书管理员具备相当水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

再者,丰富的外语知识也是数字化图书管理员所必需的。虽然多数传统图书馆本身就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但这些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并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是图书管理员对外文文献种类、内容不太了解。因此,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语素质,才能将外文文献、外文数据库有效地处理并推介给读者,才能在互联网上搜索更多有价值的外文资源为读者服务。

2.4 有目的的采购书刊,加强导读体系,切实配合素质教育

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执行素质教育功能,馆藏体系必须机构合理、质量较高。书刊采购既要有近期作为又要有长远规划。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特征采购门类齐全而针对性又很强的书籍,更好地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个性、才能、品质等整体素质。优秀书籍对人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这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物质依靠。严禁采购宣传封建迷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品味低下的文献资料,保证馆藏资料的纯洁性。导读工作也非常重要,导读工作做得好,就能够高效率地向学生推荐思想先进、观点科学、信息密度大、审美格调高的作品,使学生在阅读各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过程中得到熏陶与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三观。

总之,图书馆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平台,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加强图书馆的这种职能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成晖.办好高校图书馆 为教学科研服务[J].企业家天地,2011(5).

[2] 吴建江.浅析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J].科教导刊,2011(7).

上一篇: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水平与专业、性格和性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