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中6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时间:2022-06-08 06:12:18

饮料中6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6种防腐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去除蛋白后过滤待测。检测时以甲醇-乙酸铵(0.02M)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在238nm波长处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防腐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3.2%~103.8%,相关系数0.9996~0.9999,检出限0.01~0.03g/kg。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满足饮料中防腐剂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防腐剂 饮料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但是有研究表明,食用含过量防腐剂的食品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有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这六种防腐剂均有相应的国标检测方法,但并无同时测定方法。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了同时测定,且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

1 材料和方法

1.1 分析方法

1.1.1样品前处理

乳饮料和果汁饮料:称取5.00g(精确到0.01g)样品于50ml比色管中,加少量水后分别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和5ml乙酸锌溶液,再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离心,取上清液过0.22µm滤膜,待测。

碳酸饮料:称取5.00g(精确到0.01g)样品于50ml比色管中,超声脱气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0.22µm滤膜,待测。

1.1.2检测条件

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进样量:10µl、流速:0.7ml/min、采用甲醇和0.02M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6min,甲醇10%;7~11min,甲醇70%;12~15min,甲醇10%;

2 结果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由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可知,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23.3、254.0、256.4。本方法选定238nm为最测定波长,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波长下,各组分分离良好,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吸光强度,且加标样品中,样品的溶剂峰和杂质峰对所测定组分不产生干扰。

2.1.2 流动相的选择

由于苯甲酸、山梨酸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极性差异较大,因此无法采用等度洗脱在合适的时间将其全部洗脱,本方法用甲醇和0.02M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可以获得满意的分离度,而且检测时间较短,可以在15min内同时检测六种防腐剂。标准品谱图见图1

2.1.3 方法的线性

用超纯水分别配制浓度为0.01mg/ml、0.02 mg/ml 、0.03 mg/ml 、0.05 mg/ml 、0.1 mg/ml的6种防腐剂混合标准溶液,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和溶液浓度X(mg/ml)作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见表1)

2.1.4 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在以上方法条件下,以3倍基线噪音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得出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01g/Kg、0.003g/Kg、0.01g/Kg、0.01g/Kg、0.01g/Kg、0.01g/Kg。

2.1.5 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三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各平行测定六次,计算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得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3.5%~102.9%、94.1%~101.5%、95.3%~101.2%、94.8%~103.8%、95.7%~100.6%、93.2%~99.3%。精密度分别是1.03%、1.22%、0.92%、

0.64%、1.35%、0.86%。

2.2样品分析

应用本方法对市场采集的各种饮料样本共30个进行检测,其中碳酸饮料部分检测出含苯甲酸,果汁饮料中部分检出含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均未检出。

3 小结

本方法能同时测定饮料中可能添加的6种防腐剂,缩短了工作时间,且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合于日常检验。

上一篇:往复式活塞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技术 下一篇:浅谈静电对光传输设备的影响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