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类主题作文导练

时间:2022-06-08 05:45:19

“读书学习”类主题作文导练

【新题呈现】

1.李娟的《百年的月光》一文,抒写了阅读民国老课本的感悟。其中有这样一段:《勿贪多》一课,很有趣。读之,余味悠长。孩子将手伸进瓶中取糖果,手里攥了大把,握满糖果的手在瓶中取不出了,急得大哭起来。身旁的母亲只说了一句话,“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勿贪多》,教我们懂得节制与取舍。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依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以“书为师”为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最是读书滋味长,情味、趣味、理味、意味、韵味,众味俱生。品书犹如品茶,从中可以穿越时光,目睹社会变迁,洞悉人生百态,体味书的魅力……

相信你在读书时,一定品出了其中的滋味,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请你以“读_______,感悟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全,第一空填书的名字;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写好题目一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确定立意。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结合材料,理解话题是作文立意的关键。材料中的“《勿贪多》,教我们懂得节制与取舍”显然是理解话题的关键句子,读一篇文章会明确一个道理,读书当然会明确做人处事之道,可见“书为师”这一话题,是要从读书中悟出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立意的。

2.构思示范。题目往往是在综合考虑文体、选材、主旨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而拟定的。如这道题可写作散文,拟题为“书教会我坚强”,可以结合阅读《给我三天光明》《巨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的自身体验,采用排比段的结构,边叙述文中的内容边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还可写作议论文,如拟题为“女儿当自强”,可以先从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引出论点,然后再列举书中读到的女子自强的故事做论据阐述论点,结尾可再用《简・爱》关于自尊的名言升华论点。

写好题目二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补题慎重。从引入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畅谈读书感悟的半命题作文,可以从“评” 书的角度着手,可畅谈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对书中思想内容的感悟,对书中艺术特点的品味等。写作时,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补题是立意、选材的体现。因此,要选取自己最熟悉、读来最有感觉的书来品评。其次,半命题的第一空填写书名即可,第二空则要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评”书的感触。

2.构思示范。可以写成散文,与书中的人物对话,甚至采用第二人称,将自己融于书中,边叙述书中人物的故事,边表述对其的评价――这一点可参考本期一版周国平《给成人读的童话》一文的写作手法。可以写成议论文,将对读某部书感受最深的一点提炼出论点,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观点,结尾可联系实际谈谈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写作借鉴一】

我听书解读“容”

文/林之君

我很爱用心聆听书,书教会了我很多。令我最难忘记的,令我时常回想的,便是这个“容”字。组个词,便是“宽容”,古今凡立大志者、成大事者都离不开宽容。

我听书在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在楚国王宫,摆满了灯烛,犹如白昼。嫔妃们翩翩起舞。正当楚庄王与众大臣畅饮时,一阵狂风,吹灭了所有蜡烛。黑暗中,有人伺机扯了王后的衣襟,事后,王后告知了楚庄王。然而楚庄王并没有下令找出并处罚那名武将,而是宽容了他。那名武将感恩戴德,事后在一场恶战中,奋勇杀敌,使楚庄王大获全胜。我听到了,我听到了“容”的魅力和强大的活力。

“容”的敌人是“狭”。书又在讲庞涓因容忍不了孙膑比自己有才华,最后马陵道兵败身亡;周瑜用自己的小肚鸡肠来臆测诸葛亮的宽襟,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被三气身亡。我听到了,我听到书在说“狭”的可悲。

北京潭柘寺门口对联的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容”的度量。大海不容一时的惊涛骇浪,何来辽阔之美;森林不容一时的弱肉强食,何来野性之美;天空不容一时的风雨雷电,何来它的浩瀚之美……

我听到了书在向我发问:如果人不能容,世界将会怎样?

我在想,这个世界一定会充满戾气,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只有恶语相加,这个世界将是寒冷的冰川。

泰山不择细壤,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让我们去感受“容”的魅力,去容天容地,无所不容。是书给我解读了“容”的内涵,让我知道了“狭”的可悲。

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气留在了鞋底。就让我们做一朵紫罗兰,去散发“容”的芬芳吧!遇到别人的误解讥嘲时,忍一时吧,让整个世界风平浪静;退一步吧,让整个世界海阔天空。

感谢书,是你给我解读了“容”,让我带着包容之心走向今后的道路。我相信,我将会走得更远,因为有“容”相伴,通途无限。

【借鉴点】

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读懂了“容”的含义,明白了做人当“容”的道理,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观点鲜明,说服力强。一则历史故事引出“容”的魅力,继而通过反例进一步阐释“狭”的危害。正反对比间,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语言流畅,感染力强。文中排比和比喻的运用,既增加了文采,又增强了气势,富有思辨色彩。后半部分“如果人不能容,世界将会怎样”的发问,引人深思,而作者的回答掷地有声。尤其是整句的运用,铿锵有力,彰显着小作者思想的深邃。

读《诗经》,感悟美

文/江婉君

翻开《诗经》,越过了时空,先民们纯净如水的情感中饱含着对爱情、对生活、对家乡、对未来的感受……或者热烈,或者沉郁;或者欢乐,或者哀怨;或者平静,或者激越……我仿佛聆听到天籁之音,这样富有魅力的声音,时常让我痴迷,让我心醉。

《诗经》的魅力,美得恍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风正在吹拂,白雾茫茫,他带着一颗爱恋的心缓缓行走,似乎看见对岸佳人,衣袂飘飘,那动人的笑靥,纯洁美丽的脸庞,让人义无反顾。世间纵有情万千,独钟情于遥不可及的彼岸,只有遥遥相望不可亲近。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的魅力,美得凄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待是诗永恒的主题,出门作别,杨柳袅袅多情牵衣,归来时却是落寞独行,大雪纷飞。而家中的母亲也许还为他亮着一盏守望的灯。无数云淡风轻的岁月,默默等待,再平常不过。如同等待朝阳升起,伴随星辰陨落。这一等,也许是无望的,离别之苦,谁能直言?这淡淡的哀愁叹惋,寄语杨柳飞雪,却依然了然于心。

《诗经》的魅力,美得嫣然。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多美的月夜啊,月光照在江面上,波光荡漾,水一般清澈,冉冉的檀香飘向窗外,任思绪随风远逝。她嫣然一笑,卓然不群,与这皎月相映成辉, “隔千里兮明月”,这旷远的感觉来自月下怀人。美人如花隔云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诗歌中有先民们淳朴的追求、先民们怅惘的心绪、先民们憧憬的幸福……两千年前的浪花依然在我心头泛起阵阵涟漪。她把我带回了人类历史长河的源头,那是人类的童年,尘封着人类最初的记忆,那是来自远古的天籁。

《诗经》的魅力,不只在字里行间。她的魅力在于承载着太多的纯真悠远的记忆,“思无邪”,无邪的情感,浑然天成的意境,大巧若拙的写法……

也许我对她的解读领悟还很肤浅,但我会穷其一生追寻她的美。

【借鉴点】

这篇习作评论《诗经》的美,将自己品书的点滴滋味表述出来,虽只是一家之言,还透着几分青涩,却也言之成理。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结构井然,首尾圆合。这篇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出了读《诗经》的感受。开篇入题,结尾照应,主体部分的三个自然段首句领起全段,在结构上相近,具有一种井然整饬的美。

2.一线串珠,意境优美。作者在主体部分以《诗经》中的著名诗句为线索,贯穿着一种悠然淡雅的意境,写出了读《诗经》的感受。不得不说的是,作者对《诗经》的感悟和解读是富有想象力的,每幅画面都饱含诗情,语言清丽,带给我们重温经典的心旷神怡和灵魂愉悦。

上一篇:我们需要乐观主义 下一篇:妙用夸张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