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

时间:2022-06-08 02:39:49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

摘要: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归纳,阐述了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药动学过程的研究进展,为科学、合理的评价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体内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药动学;代谢

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实验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热门话题,因此了解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信息,有助于了解黄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新药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科学的评价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和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1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由于生物样品中含有大量的内源性物质且样品浓度低,所以对生物样品中的黄酮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时,都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达到排除内源性杂质的干扰,富集被测组分满足仪器检测灵敏度的目的。目前对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蛋白沉淀、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等。

1.1蛋白沉淀生物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它们能够结合药物,因此对于某些药物的测定,必须先将与蛋白结合的药物游离之后再做进一步处理[1]。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用甲醇、乙醇、乙腈等常见的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马国等[2]测定大鼠血浆中山楂叶总黄酮的两个主要有效成分的浓度时,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沉淀蛋白直接进样虽然方法简单,但需要沉淀剂对样品和内标有较高的溶解度。现大部分情况是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吹干,溶剂复溶进样。齐悦[3]等研究委陵菜黄酮在大鼠体内的经时过程时,生物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复溶后进样测定。

1.2液-液萃取液-液萃取一般用于提取亲脂性成分,而生物样品中含有的大多数内源性杂质是强极性的水溶性物质。因而可以根据被测组分的极性来选择有机溶剂,被测组分极性较小时,应选择极性相对较弱的溶剂,如正己烷等;被测组分极性较强一般选用二氯甲烷、丙酮等。孟繁华等[4]测定比格犬血浆中淫羊霍苷元浓度时,考察了蛋白沉淀、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样品处理方法,发现用液-液萃取法处理样品时能获得较高且稳定的提取回收率。其用血浆样品,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涡流混合离心后,分取有机相吹干,复溶后进样分析。

1.3固-相萃取固-相萃取适合生物样品中被测定组分的富集,是目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之一。测定大鼠血浆中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异鼠李素的浓度时,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是样品过已活化好的迪玛C18萃取小柱,先用1mL水冲洗,再以1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因此原形药物的浓度很低,测定体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时,多以酶水解后,再进行处理分析。张颖[5]在测定血浆中银杏黄酮含量时,取血样,加入葡萄糖醛酸水解酶,37℃震荡水浴下水解30min,涡旋后高速离心,上清液吹干,流动相溶解进样分析。

2检测方法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是HPLC,根据检测器的不同大致分为HPLC-UV、HPLC-ECD等。何秀琼[6]等研究大鼠灌胃黄芩素后,采用HPLC-UV法,检测波长276nm,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原型药物和酶解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结果显示灌胃给药黄芩素后首过效应严重,大部分在体内被代谢成葡萄糖醛酸、硫酸结合物。张颖等[5]将血浆样品经葡萄糖醛酸苷水解酶水解后,采用HPLC-ECD同时分析大鼠血浆样品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酚。结果最低检测浓度达到0.5ng/ml。近年由于串联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LC-MSn联用技术已逐步应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分析。王少敏等[7]首次采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槐角苷和苷元染料木素的血药浓度,定量下限达1ng/ml。随着UPLC的推广,分析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黄勇等[8]采用UPLC-MS/MS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复方荭草冻干粉针的6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样品分析时间仅为3.5min。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

3药动学过程研究

3.1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弱酸性,已发现某些黄酮苷元可以经胃部吸收。刘太明等[9]采用了在体胃吸收实验,研究了黄芩苷及黄芩素在胃内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在胃内的吸收率分别为 8.05%和34.53%。说明在胃中黄芩素的吸收程度明显优于黄芩苷。袁勇等[10]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田蓟苷和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黄酮类化合物经过胃和小肠被选择性吸收后,未被吸收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代谢物还可被大肠细菌产生的各种酶水解后吸收进入体内。

3.2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物对机体的靶向性,研究药物的体内分布情况对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黄勇等[8]大鼠静脉注射复方荭草后,研究原儿茶酸、异荭草素和野黄芩苷3种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成分主要分布在肾、肺和心等血流量丰富的组织中。颜娟等[11]研究牡荆苷在兔体内组织分布情况。实验中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牡荆苷后,采用统计矩理论计算了各个组织的AUC,各组织的AUC顺序为肾>肝>肺>脾>心>脑,说明牡荆苷在兔体内各组织分布广泛,其中肾中分布最多,在脑中分布最低。

3.3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对于大部分的黄酮类化合物来说,肝脏和胃肠道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居文政等[12]采用 UPLC-MS/MS 技术研究发现灯盏花乙素在肠内菌群作用下转化为灯盏花乙素苷元,胃肠道内灯盏花乙素与其苷元并存,而苷元更易于吸收,可以提高灯盏花乙素的生物利用度。符乃光等[13]报道,槲皮素的血浆代谢物中含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和树柳素等物质。说明槲皮素部分以原形吸收,而另一部分经过胃肠道微生物菌群或酶转化为异鼠李素或树柳素等其他黄酮类后进入血液。

3.3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排泄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排泄途径主要为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排泄物大多为药物的代谢物,也有少数以原形排泄。闫晶超等[14]以大鼠灌胃给予泻心汤后,采集血样和尿样,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分浓度。结果显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在尿中均有排泄。陈婷等[15]研究大鼠口服提取物后,代谢物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在胆汁中的排泄情况。胆汁样品经酶解后分析,结果显示给药后36h内,胆汁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2.05%和6.34%,两者经胆汁排泄证明存在肝肠循环。

4结语

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毒性低和药理活性较强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开发的重点。在我国传统中药复方制剂中,很多以黄酮作为主要指标成分。但目前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过程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提高黄酮化合物的体内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其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代谢情况,这对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中成药的质量和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卫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1):17-21.

[2]马国,蒋学华,黄婷,等.山楂叶总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8):613-617.

[3]齐悦,唐铖,段宏泉.委陵菜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3):187-190.

[4]孟繁华,郭继芬,李全胜,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淫羊藿苷元[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6):537-540.

[5]张颖,刘建勋,林力,等.HPLC-ECD 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银杏叶黄酮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10-14.

[6]何秀琼,裴利霞,王一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灌胃黄芩素的药动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2,1901-1905.

[7]王少敏,简龙海,王柯,等.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槐角苷及染料木素[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1):39-43.

[8]黄勇,何峰,郑林,等.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6个黄酮类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1-6.

[9]刘太明, 将学华. 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999-1000.

[10]袁勇, 邢建国, 王新春,等. 香青兰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0):1667-1670.

[11]颜娟,商爱民,王书华,等. 金莲花中牡荆苷在兔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J].中成药,2012,34(4):650-653.

[12]居文政,储继红,谭仁祥,等. UPLC-MS/MS 联用法分析灯盏花乙素在胃肠道的代谢物[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3):292.

[13]符乃光,陈峰,魏娜,等.LC-MS法鉴定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5):764-768.

[14]闫晶超,刘兆明,王天明,等. 泻心汤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7,42(7):722-729.

[15]陈婷,蒋惠娣,鲁鑫炎,等.大鼠胆汁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4):490.

上一篇: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修复新研究 下一篇: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