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生阅读与人格培养

时间:2022-06-07 05:18:37

浅论高中生阅读与人格培养

摘要:本文作者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注意到学生们的阅读、阅读爱好与人格的培养存在关联,所以,本文针对本校高中生阅读对人格影响、对于人格的培养,以及两者内在联系的部分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阅读 人格;人格培养

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笔者本人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往往一种类型的学生,习惯于借阅相对固定的一类或几类书籍,而这种类型的孩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借阅某类或某些类别图书次数的增加,其人格中的某些特性、特征愈加明显。

1.阅读

1.1 阅读的定义。阅读一般指朗读和默读,主要指默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是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1.2 阅读的分类。通常情况下,阅读可以分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比如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都属于这种阅读方法;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阅读中的"快餐"。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阅读两种。广义阅读,涵盖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等诸多领域,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而狭义阅读,主要是指校内课堂上的阅读。

2.人格

2.1 人格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2.2 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点,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是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3 阅读对人格培养的政策性要求。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在"语文课程标准导言"部分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过程中,吸收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等。

2.4 阅读对人格的培养

2.4.1 稳定持久性。该类别学生,突出表现是喜欢借阅名人传记、历史一类书籍。该类别学生,通过接触,多数日常表现为:情绪不急不躁、比较稳定,待人接物中正大气;能够以比较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事物的变化;目标感强烈,为实现目标能够做到持之以恒。阅读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模仿的过程。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兴趣、气质、性格、做事方式、做事理念等,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者。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阅读的收获,对阅读者人生成长的有着巨大益处。

2.4.2 敏感性。该类别学生,习惯于借阅小说类文学书籍。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容量较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往往表现为"以情感人",即通过细节描写更多是以情节来打动、感动读者而引发共鸣。通常情况下,文学接受有一个过程和要求,即要求读者"入而化身其中",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凡读小说者,必常若自化其身焉,入于书中,而为其书之主人翁。读"野叟曝言"者,必自拟文素臣,读"石头记"者,必自拟贾宝玉……虽读者自辩其无是心焉,吾不信也……"。久而久之,在现实社会中,该类读者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更深的捕捉能力,对相关变化会比较敏感。

2.4.3 细腻性。该类别学生,倾向于借阅诗词歌赋、戏剧类文学书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特别是以宋词中婉约派名家为主。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音乐性质分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按照词牌分类,品类众多;按照派别又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因婉约派主要特点是:其内容主要描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所以,对应的读者往往也是"化身其中",日常生活中多表现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往往比较感性和细腻。

2.4.4 独立且自律性。该类别学生,经常借阅图书,并且所借阅图书无明显的偏好,比较驳杂,文学、哲学、历史、军事皆有涉猎,甚至于生活类、类似计算机等专业类,也有所涉及。该类学生,经过了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比较独立和自爱;遇事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一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不跟风、不盲从;自我约束意识和自律性很强。

2.4.5 世故性。本文所讲的世故性非贬义词。世故性偏低,其对应的人格特征为:坦白、直率,性格里有自由、天真的特点;如果在科学测试中世故性项目得分高,那么,对应的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于人情世故。

该类别学生,以借阅诗歌、散文类为主。诗歌散文,往往直抒胸臆,将自己心中所想、将自己的思想及感情直接表达、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而读者,在阅读时近似于是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倾听对方的心声;久而久之,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也会不自觉的习惯于向对方说出心中所想、表露自己的心声。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说话不加掩饰、非常坦率和直白。

2.4.6 阅读对人格的继续培养。基于本文第4部分内容,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更好的服务于教书育人、进一步体现和提升阅读的价值,笔者认为:(1)对于学生们特征明显并且体现正能量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正确引导、有选择性的阅读等方式,巩固并提升该人格特征;(2)对于学生具备优质人格特征但该特征不明显,则需要加强指导或引导,夯实该优质人格特征的基础;(3)对于学生存在负能量人格特征,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重点帮助和教育,以期向积极地人格特征转换和转变。学校的宗旨,是"教书"、也是"育人"。

参考文献:

[1] 汤丽萍.阅读经典 完善人格[J].中国知网,2006,(05)

[2] 张雅岚.高中经典阅读与人格培育的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6,(23)

[3] 李霞.引领学生广泛阅读 塑造健康人格[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12)

上一篇:红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论品牌专业文化活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