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泰斗王希钟的

时间:2022-06-07 03:00:01

提起影视化装业界泰斗王希钟,很多读者可能不熟悉,但若提及《万水千山》、《粮食》、《五彩路》、《以革命的名义》、《停战以后》、《海港》、《龙江颂》、《智取威虎山》、《汾水长流》、《红娘》、《杜鹃山》、《拔哥的故事》、《铁弓缘》、《女飞行员》、《海霞》、《茶馆》、《西安事变》、《》、央视版《西游记》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典影视作品,一定能勾起无数人的时代回忆。日前,王希钟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了从业63年来的创作趣闻和幕后故事。

怀着明星梦却走上半世化妆路

谈及影视化装泰斗王希钟化装生涯之缘起,有这样几个关键词是必须提及的,那就是“闯关东”、“明星梦”和“服从分配干化装”。

王希钟1928年出生于山东蓬莱长山岛,祖祖辈辈以种粮种菜为生,用王希钟的话说就是跟艺术一点都没沾过边,就更别提电影了。王希钟第一次看到电影是在他17岁那年,那时他已经随着家人闯关东,逃荒到了东北。而也正是那一时期意外接触电影艺术,让少年时代的王希钟萌生了明星梦。

谈及童年往事,王希钟说:“我小时候正赶上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很苦,而且朝不保夕。到了我16岁那年,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家里的日子没法过了,于是我就不得不跟着家里人一起‘闯关东’。到了东北长春,我进了一家织布厂当学徒,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是个打工仔。背井离乡,总算有了个温饱,但没过多长时间,工厂倒闭了,我就得另谋生路。当时那个老板人很好,说给你两捆线当盘缠,你去沈阳找活路吧。就这样我背起破行囊去了沈阳,后来到了大连,有个表哥在那里。表哥说你别到处窜了,趁年轻就多学习学习吧。由于之前在老家我上过几年小学,有一些文化基础,就这样去了夜校接着学习文化。接触到电影也是在那一时期,由于有业余时间,所以就去电影院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当时看的是《千里送京娘》,是由当时著名的演员李丽华主演的,按现在的概念说,这应该是娱乐片。这部影片带给我很大震撼,因为之前我在老家只看过皮影戏,所以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以为是皮影戏呢!那一时期看了一些电影之后,我于是萌生了自己也要当电影演员的梦想,因为当时年轻嘛,喜欢风光出风头的事,而当演员就是最风光的事。”

透过王希钟的少年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时代年轻人的梦想其实都差不多。有梦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个人努力外加机遇和运气。对于那时的王希钟来说,可谓盼什么来什么,机遇和运气从天而降,至于个人努力,那就只是一口胶东话和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谈及步入电影圈的经历,王希钟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悉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招考演员,于是我立即去打听消息。那时我都20岁了,认为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而且拍电影当演员可以出风头,于是我就去报了名参加面试。那时着一口胶东腔,也不知道要准备什么考试内容,结果到了现场人家让找唱一首歌,于是我就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接下来用我这胶东口音朗诵了一首诗。结果没过几天发榜,天上掉馅饼,我被录取了。这个‘馅饼’怎么会砸到自己头上呢?我到现在都想不出个子丑寅卵来。现在想来,大概当时自己出身比较好吧,看上去还算单纯。尽管出身好人单纯,但我却没被分配到演员行当,而是让我学习化装。当时虽然有点遗憾,但我比较乐观,当时对于电影艺术也不了解多少,所以也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分配。化装学习了半年之后,由于革命发展需要,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故事片,需要化装人员,于是一纸调令,我和几个同学就这样来到了北京,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这后半生就一直留在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直到今天。”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兴的电影事业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局面,一切都靠电影人白手起家。对于初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王希钟来说,不但外部条件如此,而且艺术经验也需要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摸索。初涉影坛的王希钟先后参加拍摄了《吕梁英雄》、《新儿女英雄传》、《智取华山》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对于那一段经历,王希钟说:“一切都是边学边干,完全是自己摸索。现在回头看那时自己的化装成果,不但很差,而且都很可笑。记得1950年2月拍摄《吕梁英雄》,几乎就是简单学了一些技巧后就匆忙上阵,那时给演员化装基本上就是画点儿油彩,之后粘个胡子。记得那部影片是著名演员浦克主演的,我给他每天粘胡子,今天的胡子粘得密,明天可能就稀疏得不行,造型根本不统一,俩镜头都不一样,那时就是这么一路摸索下来的。不过,那时候人们的工作热情很高,大伙儿都喜欢钻研业务,一听说有什么新的化装方法,赶紧模仿起来,有一次差点出了大麻烦。有一天我们听说可以用石膏涂在脸上翻模子,大家来了兴趣,我自告奋勇,躺到箱子里,让同学往我脸上抹石膏。大伙儿都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和石膏,弄一点就搅一搅,然后往我脸上直接灌。后来我实在憋不住了,就把石膏揭下来喘了口气,揭得还算顺利,没出什么事。后来一想,吓出一身冷汗,幸亏有这么一搅,石膏都凝固了,要不然就揭不下来啦!”

救场打造《红灯记》中的李奶奶

在王希钟半个多世纪的影视化装生涯中,有两个堪称传奇的从艺经历鲜为人知,其一是参与新中国彩的拍摄;其二是‘’中样板戏电影,有四部半是他负责化装工作。

谈及彩色影片拍摄的经历,王希钟说:“1954年,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厂里人事科的命令,派我去苏联学习,主要是前往莫斯科系统学习化装,为了我们拍摄彩色故事片做准备,因为之前拍摄的都是黑自影片。当时的北影厂厂长便带领了一批厂里职工远赴苏联学习新电影技术,而我有幸成了随团成员之一,并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学习了一年零三个月,学习期间我系统考察了彩色影片的人物化装规律以及肤色质感的描绘等很多化装造型技法。那次赴苏经历为我一生艺术生涯的辉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56年学成回国的王希钟出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化装工作室主任,正式组建北影的化装工作间,包括化装,塑型化装,化装油彩等业务。同时,王希钟还运用所学知识,开始尝试改革黑白片的化装方法。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在1959年10月号的《电影艺术》上,首次对假定性的化装模式和浓装艳抹提出自己的见解。1963年,在“全国电影化装专业会议”上王希钟又,提出了自己很有学术见地的观点,对电影化装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一时期他先后担任化装师的影片有《万水千山》、《五彩路》、《以革命的名义》、《停战以后》、《海霞》等。其中影片《以革命的名义》中首次出现了革命伟人列宁的人物形象,为了塑造好这一形象,特型演员的化装成了摆在王希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没有前人经验及缺乏特型化装材料的情况下,王希钟利用国产材料成功地塑造了我国银幕上的列宁形象,为此,王希钟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好评。“”期间,王希钟参与了八个样板戏电影中的4个半的化装造型工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鹊山》、《龙江颂》,那半个是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红灯记》中李奶奶做的化装造型。

谈及样板戏电影的拍摄经历,王希钟说:“‘’开始后,我们一批人都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到学习班接受改造。后来厂里拍摄《智取威虎山》,在少剑波角色造型上遇到难处,于是就把我从学习班找去了。就这样,我先后参加了《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鹊山》、《龙江颂》的拍摄工作。其实对于样板戏的化装造型没什么可多说的,因为那时拍摄工作要按照的‘三突出’原则。所谓的三突出,意思是,在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电影制作中,三突出就是要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对英雄要仰拍正拍以显示高大,对敌人要俯拍侧拍以表现其渺小猥琐,戏剧结局一定要‘我胜敌败’。在化装上,反面人物脸色要加入灰色绿色,显示阴暗。正面人物要红脸膛,浓眉大眼。记得当时我给演员化装的时候,扮演座山雕的演员就曾说:我们的脸色就是狗屎色。”

《红灯记》中李奶奶的化装造型是王希钟化装生涯中一次独特的经历,他说:“我原本没参加《红灯记》的拍摄工作,有一天是因为他们在《红灯记》中李奶奶化装造型上遇到难题,于是连夜把我找去了。起因是当时负责样板戏的提出可以利用扮演李奶奶的演员的头发做造型,不必再戴头套。那时讲究的是首长的指示不过夜,于是大家就赶紧做造型,但发现不戴头套太假,而且化装更费事,于是找我解决难题。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办,尤其是首长的指示必须照办。记得当时剧组有一位军代表,他后来看我们限有难处,于是发话说对于首长的指示灵活掌握,有了这个话,我们才放下心来,后来还是给演员戴了头套,这才完成拍摄工作。为了这个头套,我整整一夜没睡觉,连夜织出这个头套,因为整个摄制组都等着拍摄呢。”

由于参与拍摄样板戏电影,王希钟亲眼见过许多历史人物,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时期拍样板戏,他和有过多次接触。他说,如果他来为演的女演员化装,他会抓住她“专横”的一面:两颊的肌肉下垂。“”后期,王希钟参加了电影《海霞》、《山花》和许多戏曲资料片的拍摄。在化装工作中,王希钟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勤奋钻研。在实践中,他创造和改进了许多化装方法,如塑型化装法、绢纱整复法、肤蜡雕塑法等几十种,为中国化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如何选吃水果 下一篇:湿热体质的饮食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