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集团:玩转资本魔方

时间:2022-06-07 07:56:55

国药集团:玩转资本魔方

在2004年,我们看到医药产业中的巨头们像是“疯了”一样,大手笔地甩出巨资,玩着并购游戏。华源、复星、东盛、健康元(原太太集团)、汇仁、国药……国企和民全都使出浑身解数,逐鹿资本市场。国药集团更是凭借其实力,在这一年中上演了一幕幕收购喜剧。

资本舞步

2004年,注定已成为国药集团的资本年。

这一年的9月5日,云南省国资委代表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签订正式协议,后者出资7.5亿元现金,云药集团以7.5亿元净资产出资,组建新的云药集团公司,并将在2008年实现海外整体上市。而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是国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一场云集华润集团、华源集团、复星集团和东盛集团等资本大鳄的云南医药集团的股权之争尘埃落定。这是继上海医药集团重组后的最大一项医药产业重组案例。毫无疑问,云南白药成为了国药集团的又一个资本舞台。

2003年1月8日,国药集团和复星集团结为“亲家”,联手组建了国药集团医药控股公司(现改为国药控股)。当时,复星集团以现金出资5亿余元,占国药控股49%的股份;国药集团占51%的股份。

随后,结为“亲家”的国药集团和复星集团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特别引入注目的是重组一致药业。2004年年初,东盛、健康元等获知一致药业寻找合作伙伴时,纷纷抛出“橄榄枝”。最终国药集团会同复星集团打出“组合拳”,战胜了东盛、健康元等企业,成为一致药业的控股股东。

2004年8月16日,国药集团又和复星集团联手,打败了竞争对手华源等,与湖北新龙成立了国药控股湖北新龙公司。

2004年6月,国资委敲定包括国药集团在内的6家中央企业作为整体上市试点单位。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无疑都与国资委此次对6家试点企业要求做好的整体上市准备相暗合。

整合渠道

2004年2月,国药集团下属的国药控股从上海医药、健康元等6家医药界龙头企业中胜出,以将近2亿元的代价,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手中成功收购了上市公司深圳一致药业43.33%的股权。

一致药业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品牌,但其子公司深圳市一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拥有近200家连锁店,名列全国医药店零售连锁业前茅,在深圳医药零售市场占有50%以上的份额。

此次国药集团收购一致药业的主要目标,正是借助后者已有的地域资源优势和资本平台,实现与国药集团全国性营销网络的一体化整合。

根据双方达成的意向,国药集团承诺:重组后将把国药控股广州公司的资产和主营业务注入一致药业,强强联手使一致药业做大,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批发零售中心。“一致药业对我们华南区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战略意义。”国药集团有关高层评价道。

国药集团下属的国药控股与湖北新龙药业合资成立的公司――国药控股湖北新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医药配送和医药物流业务,国药控股通过注入6000万元现金而占有60%的股份。这次收购,不仅增强了国药集团原本网络较弱的湖北市场,也让国药集团藉此进入原先未曾涉足的中低端市场。

“2003年年底我们就意识到,要快速增长业绩、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和目标客户群。”国药控股的有关负责人强调,今后3年内国药控股的一个计划就是:介入中低档市场,包括农村零售、批发的配送市场,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自己做,另一个手段就是“寻找战略伙伴”。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收购新龙,国药控股得以进入“快批”这一新的商业模式――以湖北九州通、新龙等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为代表的“快批”模式,其核心内容简单说来就是现款现货,量大价低。

据业内专家解释,“快批”是将提交订单、交货、回款等一系列原本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商业环节压缩在一个点,并省略了人员促销、催货、催款等一系列步骤。其业务过程要比调拨等传统商业手段透明得多,并大大压低了成本。而且,由于下游回款到位及时,提高了公司资金周转率,快批企业的药品吞吐量也高出传统商业公司许多。

显然,作为传统医药公司的国药集团需要引进新鲜血液――医院占到其业务95%的国药集团,其产品和运作模式都是采取医院的思路,缺乏零售人员和相关经验。

国药集团的打算是,以新龙的商业模式为范本,将其流程固定化,在全国范围内搞复制。

“我国制药企业间的产品、技术差异度不大,低水平重复者较多,在生产能力过剩的大环境下,药品零售终端自然成了制药企业的必争之地。强势民营企业被国有企业控股,这是近几年在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的第一家。”国药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谈及此时颇为兴奋。事实上,这仅仅是国药控股实现“全国医药分销第一”战略棋盘中的一个棋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药品分销业旧有的竞争格局外,2003年以来,不少制药企业也开始切入这一市场,加入到这场本已激烈的渠道争夺战中来。

比如东盛集团,虽然2004年2月收购一致药业未果,但其内部人士表示,东盛的药品分销渠道的收购计划不会变。由于没有自己掌控的渠道,东盛药品销售一直受制于分销商,业务拓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一个事实是,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已全面放开医药分销领域――由此,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将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在当今市场中,谁掌控更多的通路和终端,谁就会把握市场的命脉。我国大型医药企业和集团不惜代价涉足分销领域,由此可见一斑。

“从制药业的角度而言,流通环节已成为制药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我国制药企业间的产品、技术差异度不大,低水平重复者较多,在生产能力过剩的大环境下,药品零售终端自然成了制药企业的必争之地。”一业内人士如此分析。他认为,这也是企业为应对外资冲击而未雨绸缪。

再造核心竞争力

国药集团主要生产、营销普通化学药,这些西药大都技术成熟。据介绍,专利药的保护期一般为15年~20年左右,但其实一种专利药需要经临床试验等一系列复杂程序,真正上市时保护期大约只剩六七年,六七年之后,往往正是此药物的旺销期。国内企业如果提前研究这种药物的成分和制药工艺,一等专利过期,立即生产销售,凭借低廉价格,可以“分得一杯羹”。

仿制药虽为国药集团提供了回旋余地,但难以成为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化学药97%以上都是仿制药,多家企业纷纷仿制同一药品,竞争激烈,面对国际巨鳄每年研发投入动辄十几亿美元,专利药品推陈出新,“中国企业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才是市场竞争中的“核武器”。中国药业的“核武器”何在?就目前而言,应该“在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复方之中”。中药复方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用身体试验出来的药方,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重视,中药复方的价值日显珍贵。然而,复方中药物多达十几味,添加某种药物有时是为了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到底是哪几种起了治疗作用,至今仍难以解释。如果弄明白这种复方中是哪几种成分对哪种基因起作用,就能制作成化学药那样的中成药片了。只要把每个中药复方的基因机理研究清楚、申报专利,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药业强国。因此,国药集团与中国药材集团的战略重组无疑是医药行业资本运作的精彩案例。

中国药材集团具有中药研发优势,国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也有专门机构从事着中药的研发,两者的结合潜力巨大,必将会大大加强中药秘方的搜集和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从而打入并占领国际中药市场。国药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说:“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只有着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并推向市场,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三字真经”打造医药经理人 下一篇:“拷问”九州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