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6-07 06:06:11

《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

堪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沁园春・雪》是同志的一首千古绝唱。这首词气吞山河,雄视千古,风格豪迈,意境高远,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化动为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封”是静态,“雪飘”是动态。这一静一动,把幅员辽阔、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凸现于读者面前。“长城内外,帷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一组对偶句是对“冰封”、“雪飘”的具体描绘,是静态。写长城内外,用一个“惟”字,恰当地表现出广阔的天地间只有白莽莽的银色世界,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什么了;写黄河冰冻,用一个“顿”字,把奔流不息的黄河动态化为静态,同时显示了冰封河面之快。“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本是静止的,但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舞”、“驰”赋予其勃勃生机的动态,再缀以一个“欲”字将“山”“原”人格化。有动有静,动静相衬,把“北国”的宏伟壮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由实而虚,虚实相生。词的上阕先写实景,再写虚景。“冰封”、“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原”皆为实景;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实景是何等壮观,虚景就更是“无与伦比”了。这一虚景,字面意思是:等到晴天出太阳,冰雪大地换新貌,再看那红艳艳的太阳与白雪交相辉映,会显得更加漂亮美好。透过字面意义,这表现虚景的几句词,还向人们预示着,等到革命成功时,再看祖国的河山定会“分外妖娆”。这一实一虚把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了,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和积极向上的博大情怀。

三、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寓情于景,即景生情。词人“视通万里”“抚四海于一瞬”――长城、大河、崇山、高原、“千里”、“万里”尽摄笔底;词人想象力如天马行空――由祖国河山的幅员辽阔、庄严雄伟想到“无数英雄”为这“竞折腰”。写景中融汇了词人对壮丽多娇的河山的满腔豪情。上阕可谓“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下阕评古论今,重在议论,寓情于议。词人“思接千载”“观千古于须臾”――名垂史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尽纳词中。词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那些建立赫功伟业的“英雄”进行了正确的评价,指出他们“武功”有余,但“文治”不足――“略输文采”、“稍逊”、“只识弯弓射大雕”。评论古代的这些英雄不是词人的根本目的,而只是作为“今朝”“风流人物”的陪衬。最后用“俱往矣”将词人雄视千古的豪情与赞颂“今朝”“风流人物”连接起来,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情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下阕可谓议中含情,情中融议,议情难分。

同志的词《沁园春・雪》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艺术造诣之高妙,不是几句所能概括的,以上所谈仅仅是自己的肤浅认识。

四川省蓬溪县赤城中学(629100)

上一篇:例谈白描手法 下一篇:读准文言文停顿的几点做法